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港澳>>港澳熱聞

調查顯示 香港逾4成人沒有為退休生活儲蓄

2012年11月09日09: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摘要: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於8至9月期間,以電話訪問形式調查1005名25至65歲的香港在職人士。調查結果顯示,4成2人除了強積金、公積金與公務員長俸外,並沒為退休后生活而儲錢。

周基利表示政府應加強退休投資教育,鼓勵高儲蓄能力人士做退休保障投資。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消息: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強積金(強制性公積金)無助保障退休后生活,但香港教育學院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逾4成受訪港人在強積金以外,並無為退休生活准備而儲蓄,而就算有儲蓄習慣,擁有100萬元(港元,下同)以上儲蓄金的人士隻佔1成半。

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於8至9月期間,以電話訪問形式調查1005名25至65歲的香港在職人士。調查結果顯示,4成2人除了強積金、公積金與公務員長俸外,並沒為退休后生活而儲錢。

儲蓄百萬者僅1成半

調查結果又顯示,逾8成人知道在每年1厘的銀行利息、2%的通脹情況下,一年后存款的購買力下降。不過,有儲蓄的4成7人士中,儲蓄金額達100萬元或以上的,佔整體受訪者的1成半,有500萬元以上儲蓄金額的比率,佔整體的4.3%。而且約有一半受訪者不知道股票的投資風險高過股票互惠基金,顯示他們的風險投資知識偏低。

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副主任周基利表示,與美國的同類調查結果比較,這次調查結果顯示,港人有儲蓄的比率較美國高,但美國有較完善的退休保障制度,所以香港應有更高比率的人士為退休保障作准備。

他同時指出:“應培養在職人士的退休理財意識,亦應鼓勵市場推出更多的投資產品,令儲蓄能力較高的人士有更多投資選擇及妥善安排退休生活,長遠可減輕對公共財政造成的壓力。”

倡長者津貼納入關愛基金

至於如何完善香港的退休保障制度,周基利建議,將現時的長者生活津貼計劃作為短暫的過渡政策。但要長遠改善長者退休保障制度,他認為:“政府可將長者生活津貼納入關愛基金,投資大概200億資金做一個為期3年的過渡計劃。”

至於強積金“半自由行”可否幫助在職人士改善投資理財。周基利表示:“選擇太多”,可能導致很多人寧願“不選”亦不會花時間研究。“可以設計計算機應用程序幫助選擇。”按在職人士的年齡以及收入增幅來自動更改其強積金投資模式。

(責任編輯:劉凌、趙鳴飛)

相關新聞 >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黨會十八大開幕 黨會十八大開幕
  • 俄羅斯盛大閱兵式
俄羅斯盛大閱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