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旅游

樂呵樂呵得了 天津相聲自助游全攻略(組圖)【2】

2012年11月02日15:34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摘要:如今,不少北京人開始了一種新的時尚休閑方式——到天津聽相聲。現在工作壓力頗大,我們平常難得一笑,一周緊張工作之后,周末去海河邊,從心底大笑一場,拋開矜持,放下面具,徹底的放鬆一下緊張的心情。

相聲名家劉文步 攝影:煙花

相聲名家劉文步 攝影:煙花 首先是位打竹板的演員,叫李敬祥,行內挺有名的。

竹板一響,熱鬧的觀眾席漸漸安靜下來。對主段的印象不深了,但加演的一小段很逗笑,整個把歷史人物的大事件張冠李戴,配上表情、手勢和快板節奏,說的一本正經,底下已經笑開了鍋,但這僅僅是開始。

聽相聲的年輕人,開懷大笑 攝影:花語

聽相聲的年輕人,開懷大笑 攝影:花語

演出持續了三個小時,基本都是傳統段子,但語言上不像電視裡的那樣正統,因為茶館的更貼近生活,更草根,天津相聲之所以火爆,和這個特點有很大關系。不過個別語句也真挺“貼近”生活,列位看官聽的時候,有些信息過濾著點吧。

說起“相聲臉”,女演員也不例外——劉春暉,龐君,是挺有名的演員 攝影:夏宇飛

說起“相聲臉”,女演員也不例外——劉春暉,龐君,是挺有名的演員 攝影:夏宇飛

每個段子說完,演員還都會返場說一小段,小段往往比主段還搞笑,那天因為現場沒出什麼特別的情況,沒能聽著砸挂(也就是拿現場突發事件開涮,使觀眾注意力保持在舞台),不知道以后再想來聽能不能趕上。就說剛才提到的兩個老段子,原來電視裡聽的時候就笑得前仰后合,前些天在現場,笑成什麼樣我現在都忘了,隻記著演出結束離場時時,肚子酸的彎了老長時間的腰沒站起來,揉了一會兒才好。三個小時,不停的笑,等結束了,才發覺到,都過了這麼長時間了。

體型搭配也很有相聲效果——劉國君、谷宗翰,青年相聲演員 攝影:r65892

體型搭配也很有相聲效果——劉國君、谷宗翰,青年相聲演員 攝影:r65892 萬象歸“哏”

相聲界有個潛規則,隻有在天津衛上歷練過,通過了天津觀眾檢驗的藝人,才擁有闖江湖的資本。隻要沒在天津登台表演並獲得過成功,就沒資格吹牛。為什麼?因為天津人平常說話就愛抖包袱,所以天津人對相聲的要求高,如果你的相聲還不如天津人平時的包袱好,台下就沒有笑聲,你的相聲就“泥”了。

熱鬧的現場,攝於中國大劇院小劇場 攝影:王會堂

熱鬧的現場,攝於中國大劇院小劇場 攝影:王會堂

天津人腦子快,思維廣泛,聯想豐富;天津人嘴慢,不僅語速慢而且頻率低,隔半天蹦一句。腦子快加上嘴慢,說出的話跳躍性很大。就好像是在一棟高樓的天井裡對話,這一句剛說完,他的思維已經圍著天井轉了一大圈到了樓上。很多相聲名家都是出自天津,老的像窮不怕,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現在的郭德綱,於謙,莫不如此。

(責任編輯:朱曄)

相關新聞 >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海外網宣傳片海外網宣傳片
  • 大型文獻紀錄片大型文獻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