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世界糧食日 糧食局長帶頭“挨餓”【2】

2012年10月16日09:56    來源:海外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憶苦思甜

體驗過吃不飽才更知道珍惜

回憶起小時候吃不飽飯的經歷,成都市糧食局辦公室主任魏建國至今記憶深刻。那時魏建國還是學生,米啊、面啊、油啊,什麼都實行定量配給,自己一個月的糧食定量就隻有32斤半,肉一個月隻有1斤,清油才二三兩。一家三兄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點糧食根本不夠吃。“父母那時領了工資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米、面、油買了,囤在家裡。”魏建國感慨地說,就算這樣一家人有時也不夠吃,餓了也隻有硬挺著,哪像現在,餓了馬上就去買個面包,買點餅干,反正是不愁吃。“我覺得飢餓體驗還是有必要”,魏建國說,自己家平時吃飯都是盡量不浪費,因為我們這代人畢竟體驗過缺糧的那段歲月,所以更知道糧食的珍貴。

不過魏建國也說,飢餓體驗也不是真的大家一天一點東西都不吃,可以適當少量進食,只是感受一下這種餓的感覺,有這樣一種體驗就好了。

新聞延伸>>>

成都:糧食需求大於生產

成都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歷來都是糧食的主產區,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消費習慣的升級,現在成都對糧食的消費需求已大於生產,屬於產不足需的狀態。據估計,到2017年,成都糧食消費總量將達到800萬噸,對外依存度由目前的50%上升到近70%。

魏建國介紹,目前,全成都市國有倉庫糧食儲備為20萬噸,今年8月份成都市糧食工作會上明確提出,全市將新增糧食儲備21萬噸,新增儲糧后可滿足全市居民3個月的基本口糧消費。

“不過從成都市目前情況來看,每年總的糧食缺口還是比較大的。”魏建國表示,每年成都市糧食自產量在270萬噸左右,而根據數據統計,成都市每年的糧食消費量在560萬噸左右。不足的部分需要從東北、中原等地區運糧進川。

為進一步解決成都市的糧食供應問題,成都市糧食局積極向國家糧食局爭取,將成都市作為“北糧南運”散糧鐵路運輸的試點地區。

魏建國介紹說,“北糧南運”可以充分利用成都市糧油儲備物流中心項目的基礎設施,積極探索實行“點對點”糧食集裝箱運輸,實現“整列配車、整列裝車、整列始發”,增強糧食鐵路運力,降低運輸成本,滿足鐵路戰略卸車點的各項要求,打破內陸城市糧食運輸瓶頸。“目前成都市正在積極實施這方面的工作,力爭明年年底打通‘北糧南運’糧食物流通道。” 天府早報記者楊翼劉桐

(責任編輯:夏麗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