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08:52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走紅原因三:韓歌手在歐美多年“拓荒”的累積效應
很多人不理解《江南style》的走紅,但韓國人可以說是相當明白。MV中的“鳥叔”看上去一點也不洋氣,跳起舞來也是土得掉渣,但他依舊堅持自己,把自己笨拙的舞姿留在了韓國高檔富人區的每一個角落,頗具調侃的意味。這樣的做法,讓不少韓國網民看過大呼過癮,紛紛效仿,並通過“韓流”當今的影響力,讓這首歌真正走向了世界。
而更多的原因可能在於“韓流”的影響。經過這幾年Super Junior、少女時代等韓國歌手的集體歐美“拓荒”的努力,現在的韓國流行音樂在歐美的認可度頗高。《江南style》正是搭上了這趟順風車,再配合上歌曲裡擁有近年來歐美大熱的電子樂因素,才讓這首歌沖出亞洲,走向了世界。
科學解釋:
“耳虫”作祟,聽旋律后有揮之不去之煩惱
其實,某一段旋律在腦中久久盤旋的情況不是“神曲”的概念產生以后才發生的事,而是自古有之,要不古代怎麼有“繞梁三日”的說法,當然,也有科學家早就對這種情況進行過研究,“萬能”的科學家告訴我們:這是耳虫現象!科學家發現,不一定是神曲,很多音樂都能夠形成這種效果。而幾乎所有的人都經歷過這種一段音樂在腦中不斷重復、怎麼也揮之不去的現象。
“耳虫”(earworm)是從德文 Ohrwurm 直譯過來的。這個詞把爬進在腦中的音樂形象地比喻成一隻虫。研究者Dr. Kellaris把“耳虫”引起的這種感覺叫“認知瘙痒”,讓人忍不住想去撓(回想)它。
此外,至於騎馬舞為何這麼招人“模仿”,我們也完全可以套用人類對舞蹈的研究來說明。有研究表示,跳舞是男人向女人展示力量、健康的最真實途徑,說得直白一點,就是通過跳舞來“求偶”,很多原始部落的男性正是通過“跳舞”來“求偶”的。而如今在各版本的《江南style》中,帥哥猛男的模仿更容易紅,其實也說明了這一點——說到底,我們還是要用到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概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