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中國赴敘軍事觀察團驚險經歷:距汽車炸彈10幾米【2】

2012年10月08日09:36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盡管如此,危險還是不期而至。

6月17日,劉勇、張甫、張躍3人像往常一樣駕車到司令部上班,快到大門口檢查哨時,被站崗的敘利亞國防部士兵攔了下來,“前面有汽車炸彈!”3人迅速把車停到路邊,繞道地下停車場進入了司令部辦公室。事后得知,有極端分子在一名軍隊上校的車底下安裝了近50公斤的高能炸藥,那輛車距3人隻有十幾米遠。

“離我最近的爆炸,隻有三四十米。”劉勇回憶說,8月15日一早,一輛油罐車被安裝在車底的炸藥引爆。劉勇當時正和一些即將回國的觀察員在酒店大堂內話別,准備將他們送到趕往機場的車上。

那天,聯系好的車隊晚了15分鐘,“如果正點到達的話,后果不堪設想!”當時在場的張躍至今都覺得有點幸運。

 勤奮專業贏得尊重

大馬士革觀察員隊隊長由衷地說:“我這裡中國人越多越好!”

連續工作100天!張躍在聯合國敘利亞監督團創造的這項紀錄,或許也是聯合國維和史上的紀錄。

在聯合國敘利亞監督團,中國軍人的勤奮與敬業有口皆碑。很多長期守候在觀察員工作的酒店外的媒體記者都在報道中說,“中國隊”是大樓裡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

聯合國維和任務區一般分為軍事部門和由文職人員負責的任務支援部門。在聯敘監督團各項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時候,劉勇和他負責的人事后勤處主動承擔了許多原本應該由文職人員負責的具體事務,為來自48個國家的軍事觀察員們解決了大量具體困難。晚上十點多鐘下班成了常事。

張甫的職務是聯敘監督團聯合報告和情報分析中心副主任。走上正軌以后,中心有14名工作人員。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收集並向聯合國總部報告監督團在敘利亞的工作情況。當有觀察員抱怨工作太累時,張甫一句話就給他們堵了回去:“你們沒到的時候,所有這些工作都是我一個人在做。”聯合國主管維和事務的副秘書長蘇和訪問任務區時,聯敘監督團團長穆德少將介紹說:“在過去的三周半時間裡,張甫一個人就是我們這個任務區的聯合作戰中心。”

時間一長,勤奮便成了中國軍事觀察員的標簽。“其實,我們的工作是很有效率的。”在大馬士革觀察員隊擔任助理人事官的邱風,設計了簡單的人事工作軟件,大大提高了觀察員隊的工作效率。作為助理作戰官,車立杰主要負責觀察員隊的巡邏計劃、地圖制作、與當地政府軍協調安排護衛等事宜,工作極為繁瑣,但他處理得游刃有余。聯敘監督團在90天任務期后,規模縮減一半,原來在司令部工作的趙鵬需要調整到大馬士革觀察員隊工作,來自斯洛文尼亞的隊長基什夫得知消息后,主動詢問:“就他一個人嗎?我這裡中國人越多越好!”

中國軍事觀察員表現出的組織協調能力以及雷厲風行、謙虛謹慎、連續作戰的精神,贏得了各方的尊重。前聯合國-阿盟敘利亞問題聯合特使安南在訪問敘利亞時,專門抽出時間會見中國的軍事觀察員,與大家合影留念。結束任務之際,聯敘監督團司令為張甫、張躍和趙鵬3人簽發了嘉獎信,並對劉勇作出了這樣的評價:“為了和平,劉勇上校在工作中展示了最高水平的專業精神和奉獻精神,是中國和中國軍隊的杰出代表。”

(責任編輯:趙磊)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