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
盲目攀比“拉長”孕婦賬單
在中南財經大學教授喬新生看來,隨著經濟收入水平的提高,優生優育價值觀逐漸深入人心,如今“80后”父母普遍存在“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 往往會聽到一些年輕父母說:“為了孩子,花再多的錢都覺得值得,而且是必須的。”
但值得警惕的是,這樣的心理勢必導致“盲目攀比”的非理性消費。“到底有沒有必要請月嫂?孕嬰用品有沒有必要全部買進口貨?有沒有必要住4萬元/月的月子護理中心?這些市場的選擇,我們無可厚非。但需要提醒的是,對於‘80后’年輕人來說,首先是學會如何當好母親、父親,而不是一味地給孩子最好的。”
事實上,生育是人類亙古不變的本能,是大自然賦予的天然能力。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吃著粗茶淡飯的孩子一樣可以健康成長。喬新生表示,現在年輕父母們的消費心理,對自己不利、對家庭不利,更對社會經濟不利,導致一些育嬰用品非正常漲價,拉高市場價格最終難以承受的仍是消費者自己。
鏈接
育兒省錢攻略:少網購 少買非必需品
為了減少生活、消費壓力,准媽媽們也想出了不少省錢攻略:
1.善用“二手貨”、比如孕婦裝、嬰兒床、玩具、嬰兒車、學步車、書籍等等,都可以向已為人母的同事或朋友借,媽媽們往往會傳授最好的經驗。
2.盡量少網購。網上琳琅滿目的孕嬰用品,看上去都很實用,但事實上,許多是非必需用品,買回來用不了幾次。比如:奶瓶夾、調奶器、安撫奶嘴、吸鼻器、保溫袋、媽媽包、推車、食物調理器、訓練杯等。
3.孕期營養不宜太補。隻要身體各項指標合格,准媽媽不需要刻意補充維生素、DHA、燕窩等各種補品,每日攝入一杯牛奶、一個雞蛋、適量的水果蔬菜、適量的雞鴨魚肉即可。
4.親友贈送概率高的東西可不買。比如嬰兒洗護套裝、寶寶套裝等等,尤其不要買太多的嬰兒衣服,小號的奶嘴、紙尿褲等也不須備太多,嬰兒長得快,用不上反而浪費。
5.住經濟病房,便宜實惠。如今的生產病房,分VIP間、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價格相差不少。選擇經濟適用病房,雙人間最合適,基本設施一應俱全,價格不高,也不會太擁擠。(楚天金報 記者鄔紅波 實習生黃貝貝 馬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