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1月19日10:38 來源:《齊魯晚報》 手機看新聞
實名制火車票(資料片)
今年1月1日起,火車票實名制歷經一路坎坷之后,終於在民眾的一片呼聲中變成現實。但其效果如何?能在多大程度上緩解“買票難”?能否真正打擊黃牛黨?在春運超乎平常的客流中,實名制帶來的效率損失又如何化解?春運進行到現在,這些似乎仍是懸而未決的謎團。
>>爭議不斷
歷經八年終問世
今年的春運,火車票實名制無疑是一個最大的亮點。很多人並不知道,從2003年春運期間重慶火車站的率先嘗試,到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實行,火車票實名制前后歷經了八年的時間才千呼萬喚始出來。
早在2003年春運期間,重慶火車站率先試行車票背面填寫姓名,由車站派出所蓋章,旅客持証登車。但這種“准實名制”僅實行6天便夭折。原因是購票旅客多、登記難導致大批的進站旅客誤車。在2009年的全國兩會上,黃光苗等代表建議鐵道部、公安部、工信部聯手推動實施火車票實名制,最后議案石沉大海。
歷經長達八年的拉鋸戰,實名制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先后在動車票、網絡訂票上經歷了短暫的試點后,終於“空降實施”。
>>優勢凸顯
有效遏制黃牛黨
“毋庸置疑,濟南鐵路局的實名制自去年12月27日率先實施以來,在打擊票販子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說實名制讓傳統意義上的黃牛已經消失了。”濟南鐵路公安處一位宣傳負責人告訴記者,“之前一些開往烏魯木齊、重慶、哈爾濱的票,黃牛通過雇人排隊、退票窗口收購等措施,大量囤票然后再尋找買家高價賣出。現在這已經不可能了。”
之所以黃牛黨沒有全部消失,鐵路公安負責人表示,“這是由於個別旅客太懶,花錢雇所謂的黃牛替自己買票。我們逮到的就是這種跑腿代勞的偽黃牛。其實實名制后,大家的買票機會都是平等的,黃牛也沒啥好手段買到票。”
山東交通出行平台的公眾出行專家孫曉波認為,火車票實名制是公眾交通出行史上的一個創新性突破,“它使人們享受到了公平的買票權利,以前春節回家都得托關系找票販子,公民乘坐火車變成了一種沒有權利和尊嚴的選擇。”他表示,火車票實名制還有助於增強社會治安管理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