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9日10:06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俄羅斯終於入世了。
當地時間12月16日下午4時,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決議在瑞士日內瓦國際會議中心1號會議大廳被世貿組織第八次部長級會議表決通過。
隨著當值主席阿甘加手中木槌的落下,世貿組織(WTO)同意正式接納俄羅斯。
世貿從此覆蓋97%的國際貿易
世貿組織總干事拉米表示:“經過長達18年的馬拉鬆式談判,今天對俄羅斯及多邊貿易體制來說都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
拉米認為,俄入世實現了“雙贏”,世貿組織從此將覆蓋97%的國際貿易。
專程趕赴日內瓦參會的俄羅斯第一副總理舒瓦洛夫當場宣讀了總統梅德韋杰夫的賀電。
賀電表示:“俄羅斯將對世界貿易組織作出自己的最大貢獻。18年艱難談判所取得的成果,無論對俄羅斯,還是我們未來的合作伙伴,都非常有利。”
代表俄羅斯在厚厚的協定書上簽字的俄經濟發展部部長納比烏林娜強調:“對於俄羅斯來說,入世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嶄新的起點。”
納比烏林娜說:“俄羅斯與世貿組織的目標是一致的。當前世界經濟正在經歷艱難階段,這助長了貿易保護主義的情緒。俄將與世貿易組織一道反對這種做法。”
入世之路漫長坎坷
按相關程序規定,俄國家杜馬應在半年之內審議通過俄羅斯與世貿組織簽署的協定書,並交總統最終批准。屆時,俄羅斯才算完成加入世貿組織的全部程序。在國內審批程序完全結束后30天,俄羅斯才最終成為世貿組織的正式成員。這些對俄而言都已只是技術性問題,並不存在任何實質性變數。
從2013年1月1日起,俄羅斯就必須按照世貿組織的相關章程行事了。
作為最后一個加入世貿組織的世界重要經濟體,俄羅斯入世之路可謂的九曲十八彎。
俄羅斯1993年即申請加入關稅和貿易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前身),1995年啟動談判。
鑒於在農業補貼、汽車組裝標准、金融和保險市場開放等關鍵問題上的嚴重分歧,特別是與美歐關系的起伏變遷等諸多經濟和政治因素的掣肘,俄羅斯入世談判坎坷而漫長。
2008年8月8日與格魯吉亞發生軍事沖突后,俄入世談判曾一度擱淺。后來,俄格兩國在瑞士的撮合下於今年3月恢復雙邊談判,幾經反復后最終於9日在日內瓦簽署了雙方協議,俄羅斯入世的最后一道坎才算邁過去。
據世貿組織俄羅斯入世工作組負責人約翰森16日透露,按規定,任何國家的入世文件都應翻譯成世貿的3種工作語言: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而俄入世文件在此次簽署前隻來得及翻譯了《入世工作組報告》,作為文件附件的《服務清單》和《義務清單》都沒來得及翻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