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6日15:00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 |
九把刀 |
本報深圳專電 12月14日晚,由中華文化促進會、鳳凰衛視主辦的“2011中華文化人物”頒授典禮在深圳東部華僑城舉行。蘇叔陽、譚晶、九把刀等11位人物獲本年度“中華文化人物”稱號,捧得象征人文理念的“人文杯”。在頒獎典禮后台,這些獲獎文化人物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九把刀說大陸電影:《讓子彈飛》幾近神作
2011年,小成本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火爆寶島,以超小成本的創作、沒有大牌,卻贏得了4個億新台幣的票房和一邊倒的好口碑。而創造這個“奇跡”的台灣作家、導演九把刀也憑借其超高人氣捧得了“中華文化人物”的“人文杯”。昨天在后台,九把刀說自己能夠獲得這個文化人物獎非常驚訝:“我很驚訝,我代表的是一個比較叛逆的價值,比較搞怪的,比較創新的,得到這個獎我嚇了一大跳,這証明這個獎的氣量很大,呵呵。”談到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九把刀說:“我很慶幸兩年前的我做了如此熱血的決定。”很多人感慨“大陸導演拍不出這種電影”,不過九把刀卻很謙虛,說到大陸電影他非常激動地表示:“不會啊!《讓子彈飛》就特好看,在我眼裡是接近神作的電影!台詞也超棒,我真的完全視為神作!”
譚晶談倫敦之行:沒想到中國民歌粉絲這麼多
11月28日,譚晶剛剛在倫敦舉行過演出,和眾多名家同台的經歷讓她回味不已,說起倫敦之行,譚晶說:“這次在倫敦舉行演唱會相當於一次奧運之旅,讓歐洲觀眾在音樂中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對於此行自己最大的感受,她坦言中國民歌在國外受到的喜愛和追捧是自己沒想到的,“感觸真的很深,很多外國觀眾喜歡我們中國的音樂,真的,我唱的很多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民歌,包括我們老家的音樂,而當地的觀眾隻能從屏幕上翻譯過來的歌詞的大致意思去了解,但他們非常喜歡,音樂真的是共通的語言”。
蘇叔陽聊國學文化:國學時髦熱不利傳承很浮躁
蘇叔陽的著作《中國讀本》以15種文字出版,在世界范圍內的發行量達到1200多萬冊。而這部走出國門的經典之作,是蘇叔陽罹患癌症后在病床上完成的。與病魔糾纏了十六年,使得原本個性銳利的蘇叔陽變得寬容謙和。在頒獎典禮后台,說起《中國讀本》的備受關注,蘇叔陽說:“現在由於國學又成為一種時髦,所以大家都來學。這種浮躁的現象不利於我們國家真正優秀文化的傳承。怎麼用新的、符合時代發展的眼光來重新梳理我們的傳統文化,這是很重要的責任。當然這不是我能完成的,但是我要成為其中的一分子。幸好我還會寫一點文章,應該利用這點做一些這樣的工作。慶幸自己對歷史的看法是客觀的,特別是出土文物也証實了我的看法。”
特派記者 張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