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東西南北怎麼冬補 進補方式以湯、粥為主

2011年12月10日16:16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一句俗語道出了冬季進補的重要性。但進補也不是什麼有營養吃什麼,需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北方干冷、南方潮熱、東部濕重、西部風大,不同地域的不同特征,決定了不同地方的人就要選擇不同的進補方式。

一般來說,進補方式以湯、粥為主,再搭配些合適的蔬菜,佐以當地人習慣的調味料即可。

北方:干冷需熱補。因為天氣寒冷,身體需要“熱補”,所以最好選擇羊肉這樣的大溫大熱之品﹔總的來說,北方不僅冷而且干,可以在燉湯時加入蘿卜、白菜等“滋潤”的配菜。天一冷,人們出汗就少,不妨在做菜時加點生姜,有助散寒發汗。板栗兼有抗寒和補腎的作用,很適合冬天進補,單吃或做菜均可。此外,小米養人,做粥最好。推薦:蘿卜羊肉湯、小米粥。

南方:潮冷需利濕。氣溫雖然較夏天有所下降,但卻不會很冷,因此,南方人應以溫補為主,雞肉、鴨肉、豬肉性溫,都比較合適。南方較潮,最好多吃些有利濕作用的食物,如冬筍、竹筍、秋藕等。冬天補腎,南方人不需要選擇板栗那樣抗寒效果較強的,枸杞相對更合適。煮粥方面,南方以大米為主,再配些利濕的粗糧即可。推薦:腐竹老鴨湯、大米薏仁粥。

東部:多適宜“溫補”。同樣以溫補的雞肉、鴨肉為主。還要特別提到的是,由於地理位置沿海,當地人多喜歡吃魚。魚是熱性較重的食物,吃時最好搭配些能中和其熱性的食物,如豆腐、腐竹、蘆筍等。推薦:蘆筍雞湯、大米燕麥粥。

西部:干燥宜“潤補”。西北地區風大干燥,除需和大部分北方人一樣“熱補”外,還需特別注意“潤補”,即多吃潤肺的食物,百合、藕、杏仁、白果、銀耳、木耳等甘潤生津,都是不錯的選擇。四川、湖南、湖北等西南地區的人習慣吃辣,也是因為當地濕氣較重,冬季進補時,不妨按習慣多放點生姜、辣椒調味。推薦:冬瓜羊肉湯、高粱小米粥(西北)、竹筍排骨湯(西南)。

來源:生命時報

 

 

 

(責任編輯:陳興來)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