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喬布斯的啟示

葉小文

2011年12月06日16: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世界在追問,喬布斯靠什麼創造奇跡:創新精神、“改變世界”的信念、技術主義、商業運作……抑或是不可復制的“曠世天才”?

喬布斯說,“我的秘訣很簡單——聚焦和簡化。簡單比復雜更難,但是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創造了奇跡。”

現在,中國在努力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毋庸置疑,我們的價值觀,其鮮明特質就是“社會主義”,此乃“聚焦”的焦點。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無論風吹雨打、歲月磨礪,我們都“姓社”。但“社會主義”的內涵和外延實在太豐富了。且不說社會主義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我們現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可能要經歷十代、幾十代﹔社會主義運動作為新生事物,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要不斷面對各種“軟實力”的滲透、挑戰和圍剿﹔盡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已經開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已經形成,還需要在實踐中繼續探索、不斷完善、豐富和發展。

為此,“社會主義”要成為整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就必須簡化——從“體系”中加以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是個內涵豐富、外延開放的“體系”,更在於它是“核心”,是基本、主心骨、精氣神,是國之魂。

簡化,即刪繁就簡。可否將“以國為重,以人為本,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作為選項?因為:

以國為重。“重社稷”是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的傳統和共識。今天“以國為重”,包含以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實現民族復興的大業為重,以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為重。

以人為本。西方近代人本主義多強調作為個體的自由與權利,尊重人的本能欲望,催生了迅猛發展的經濟,也造就了膨脹的個人。當下既要鞏固第一次文藝復興倡導人本主義的積極成果,又要對其過分的運用有所克制。人類文明的交匯已走到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人類危機呼喚人本主義在否定之否定意義上的繼承和發揚。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說過,“避免人類自殺之路,在這點上現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備的,是兩千年來培育了獨特思維方法的中華民族。”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個口號,提過、又放下,批了、再提倡,再提了、又再放下。如此輾轉反復,其中的不明之理,難言之隱,應倡之義,值得琢磨。列寧說過,“我們要努力把‘大家為一人,一人為大家’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准則滲透到群眾的意識中去,變成他們的習慣,變成他們的生活常規。”毛澤東也說,“提倡以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相結合的原則為一切言論的標准的社會主義精神。”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有助於倡導愛國守法和敬業誠信,構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和行為規范。而大家都贊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聖經》),與“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道理也都相通。

這種提煉,當然還只是一種“聚焦和簡化”的嘗試。“簡單比復雜更難,但是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創造了奇跡。”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中華文化學院副院長)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1年12月03日   第 01 版)

(責任編輯:陳雲鬆)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