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4 14:36:00|来源:新华网|字号:
【主持人】据了解,您曾主持和承担国家“973”计划课题,军队中医“十一五”课题,请您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当前我国这一领域科研进展。
【乔晋琳】针刀医学发展至今已有37年。创建伊始,学者专家们主要从事一些临床的研究,由于疗效比较奇特,深受广大老百姓的欢迎。此后,经历了十几年,针刀医学的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病例的规范化研究,就提到了议事的日程。我们全国有多家医院和高等院校,就纷纷对这个针刀的基础进行了研究。就我本人而言,已主持了三个大的研究项目:一个是国家“973”计划分课题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二是军队中医“十一五”课题;三是去年从国家科技部有申请到了一个新的课题,是名老中医传承课题,这个课题其中一部分也是研究针刀医学的传承问题。通过三个课题的研究,我认为目前针刀的基础研究可谓取得了很多成果的。
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最少证明了三个问题:针刀抗炎作用、针刀阵痛作用、针刀修复作用,这些都经过了国内医学家鉴定的研究成果。当然,我们现在已经从分子水平,在继续研究针刀的作用机敏。从临床工作来讲,针刀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目前可治疗的疾病也已有400多种,而对于治疗的分科,主要涵盖骨伤科的疾病,还有颈肩腰腿痛、软组织痛,脊柱相关的内脏病(包括头痛、心绞痛、胃痛、胆囊炎等等)。此外,针刀医学在最近5、6年期间,又发展到了妇产科,比如治疗不孕症;发展到肛肠科,治疗内痔外痔;还发展到皮肤科、美容科、烧伤科等等,都有很好的效果。因此,针刀医学对临床工作中涉及的各个学科都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很多疾病仍处在初期的临床研制阶段,还不宜推广普及。所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医政司,也在把针刀常用的有效的治疗病种,进行归纳总结。
【主持人】万变不离其宗,行医论道是服务百姓的根本即:讲究医德。医师医德是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请您详谈一下,如今医师医德的普遍现状,以及您对自身医德修养的看法?
【乔晋琳】医者的医德问题,是人民大众特别关心的问题。从我的经历来讲,我的本科教育是学中医的。唐代的医学大家孙思邈,他有一部著名的医著《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讲得就是医德,即“大医精诚”。而“大医精诚”的“精”,就是医术精湛;“诚”就是品德要高尚,也就是所谓德艺双馨。在我的从医生涯中,一直是以“精和诚”作为努力的目标。
而对于当今的医德水平,我认为我国绝大多数的医生在临床一线都是很辛苦的。他们为患者服务,经常加班加点,非常疲劳,甚至有的人累死在工作岗位上,这是我们社会的主流。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国外的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潮,也在影响我们的医生队伍。所以,在我们医生队伍中也有极少数的人道德品质令人侧目,是应该受到批判的。因此,我们国家的卫生行业管理方面,如今特别注重医者医德问题的监管、查处和教育。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绝大部分的医生是敬业的,他们选择医学,无怨无悔地在为患者服务,并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所以我们广大的老百姓还是应该相信医生,要相信医学。我们国家的医学水平是不低的,因为我也到国外去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医学水平是不低的。我们的就医环境包括我们现在能够享受的全民的医疗保险,这在国外是不多的,包括发达国家也不是全覆盖的,也是要花钱买的。从这个方面来讲确实体现了我们国家制度的优越性。
【主持人】以上我们谈到了医德修养,那么,在您看来,我们应如何做到“治病先治心”,并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师?
【乔晋琳】在我们的医疗体系当中,对医德的教育还是有缺失的。因为医学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科学,它还是一个人文科学。那么,在我们的医疗教育体系里面,本科教育体系里面应该更多的将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人道主义的精神教育放到重要位置,这样就会使得我们的医学生,从入学那一刻起就知道人道主义的教育、人格魅力的培养等等,就会关心别人,更关心患者。同时,自我修养的问题也需要重视,既然选择从医,就标志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要不断地跟病人打交道。有一些患者被病魔折磨的痛苦,作为医务工作者应该很大度的接受这种现状,尽可能的多给他们一些安慰、给他们一些关怀。
简言之,即人心换人心,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尽管我们的医生工作很累,面对的人群很复杂,但是我们一定要有这样思想,关心他,医者仁术,医者父母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以对待自己父母那样的心情来对待患者,患者自然而然会理解,我们的医患关系会逐步好起来。
【主持人】作为中医针刀医学和康复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乔教授对普及医学知识,服务大众健康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请您为我们广大的网友讲述一下,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是如何将专业知识,与老百姓所关心的健康保健话题联系在一起?您与您的团队做了哪些工作?
【乔晋琳】针刀医学与康复医学是两个医学体系,但是又互相依存,互相交叉。针刀疗法是解决中老年的病痛,而康复医学是解决中老年人的一些功能障碍的疾病,这两者确实是有交叉的。在临床工作当中,我比较善于将一些基本的知识告诉给患者。例如,老年人容易患膝关节病,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得这个病。对这个病的认识,很多老百姓会认为医生给其治疗一个周期后就置之不理了。那么,我会从康复医学的角度告诉患者,这是一个终身性的疾病,只有想提高生活质量,在未来的时间里能够增加活动机会,就要保护自己的双腿。至于如何保护双腿,可以通过几种方法:其一,就是服用药物;其二,是局部的注射治疗;其三,就是要保暖,不能让它受凉;其四,则是要适当的运动,如果关节不运动了,双腿就会更僵住。
显而易见,康复医学的运动疗法就给切入进去了。当患者询问我如何运动腿部时,我还会告诉患者,躺在床上将腿放直,做一个勾、绷、踹的动作。其中,勾就是勾脚,绷则是绷紧大腿的后侧肌肉,踹即向下方踹。这样完成一个勾绷踹的动作,就把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软组织及关节活动开了。长此以往下去,就可以增加我们关节周围的肌肉运动,增加肌肉的收缩力,会有效防止膝关节痛的加重,避免它的恶性发展。这就是一个运动康复的技术体现。
因此,前期疼痛可以提供患者针刀治疗,后期需要自身保护,进行自我的运动疗法。而且,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到我们的康复中心治疗大厅让我们专业的治疗师来进行辅助治疗。
康复治疗和康复的指导方案,是可以把两个学科融为一体,并用很通俗的语言解释清楚的,我和我的团队多年来也在试图做这方面的工作。例如,每到世界疼痛周的时候,我们会到社区、或在我们医院门诊、门口,展开宣传活动。最近五年,我们一直跟周围的社区、服务站进行挂钩的帮带活动,定期每周派遣一名医生,前去进行咨询、治疗服务。而且,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我们还利用业余时间,与科室组成医护技人员团队,到周围的社区以及老干部活动站,现场给他们讲解答疑,增强他们的康复医学意识,防病治病的意识,尽最大努力为老百姓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