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2014-06-24 08:18:00|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大事记
东海
购岛闹剧:2012年4月,时任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访美时公开宣称要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并高调发起募捐活动。2012年9月,日本政府正式签署了“购岛”协议,实施所谓“国有化”。此举使中日关系降至近年来的冰点。中国政府随即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合法权益。中国多地发起反日游行示威。日本国内随即也掀起反华浪潮。
保钓运动:2012年8月15日,“启丰二号”船员登上钓鱼岛,其后全船14人均被日本警方拘捕。在中方交涉下,日方把14人递解返港。9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对外公布钓鱼岛等岛屿及其周边海域部分地理实体的标准名称及位置示意图。9月21日,台湾“大瀚711号”工作平台船前往钓鱼岛海域宣示主权,在靠近钓鱼岛时遭日海上保卫厅船只前后包夹。
东海防空识别区:2013年11月23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覆盖钓鱼岛空域,并发布航空识别规则公告和识别区示意图。对此,美日等国反应强烈、言论无理。日本渲染“中国威胁论”,谋求扩军。
部署导弹:2014年6月15日,日本陆上自卫队在距离钓鱼岛最近的宫古岛,完成了地对舰导弹的强化性部署。日本陆上自卫队还计划从2016年开始在西南端的九州地区熊本县部署最先进地对舰导弹,以“防备中国军队可能发动”对钓鱼岛的“武装进攻”。
苏岩礁争端:苏岩礁是中国东海上的一个礁石。2001年1月26日,韩国地理院为了拓展海洋专属经济区,将苏岩礁命名为“离於岛”。2013年12月2日,韩国海军首次出动“栗谷李珥”号神盾舰和P-3CK巡逻机高调巡航苏岩礁海域。2013年12月8日,韩国国防部正式公布了扩大本国防空识别区的新方案,扩大后的区域将延伸覆盖包括苏岩礁水域上空。
南海
越南反华:越南外交部今年5月初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钻井平台HD-981于越南专属经济区海域展开建设工作,距离越南海岸线130海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5月5日表示,钻井平台位于中国海域,相关作业工作完全在属于中国西沙群岛的区域内。
5月13-14日,越南发生恶性反华暴乱,造成了100多名中资员工受伤、4人死亡的惨剧。暴乱中诸多外资企业受到波及。其中受冲击最严重的为台资。近两百多家台资工厂遭受打砸抢烧,损失惨重。
6月13日,中国外交部首次公布了中越船只在西沙群岛冲撞的两段视频,视频均显示越南船只撞向中国海监船。中国外交部边海司副司长易先良在吹风会上说,中国企业从5月2日起在西沙群岛近海开展油气钻探活动以来,越南船只冲撞我钻井平台附近船只总计达1547次。到13日中午,该水域还有越南船51艘。
黄岩岛事件:2012年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潟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潟湖内的中国渔民,被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所阻止。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至今。中国在应对黄岩岛中菲对峙事件中综合运用多种力量,创造了中国维护南海主权的“黄岩岛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初步概括为全方位的有理有利有节行动,一改过去以外交抗议为主的解决手段,开始了全新的海洋维权模式——以现场执法为主、外交手段为辅、经济手段为策应、军事手段为后盾。
仁爱礁争端:2014年5月3日,菲空军对仁爱礁破旧登陆舰上的海军陆战队员进行空投补给;4日,5000名美国与菲律宾军人开始在临近南海的陆海区域举行代号为“肩并肩”的大规模演习,演习科目之一为“应对可能的入侵”;6日,菲律宾前参议员拉莫斯·萨哈尼公然鼓吹“应该让美国在仁爱礁和黄岩岛上开设军事基地”。(陈曦)
外媒声音
中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所面临的斗争形势尖锐复杂,舆论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
【路透社】
中国不到两个月前在与越南存在争议的水域部署一座大型钻井平台,最近又向南海部署四座钻井平台。这些活动引发周边邻国担忧中国的动机。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北京的第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称,中国一贯致力于通过和平方式处理同有关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愿以最大诚意和耐心,推动对话谈判解决问题。
【金融时报】
随着中国国力增强,战后“美国治下的和平”正面临压力。在西太平洋,“美国治下的和平”终将被某种新的格局取代,这是有一定必然性的。当然,美国和其他国家可以尝试无限期地遏制中国。但长远来看,这似乎会导致冲突。妥协未必意味着要让出部分领土主权。但它应该试图打消中国的疑虑,让其相信其利益没有受到威胁。
【纽约时报】
如果中国永远取代美国海军成为南海的主导力量,甚至只是与美国平起平坐,都将给中国带来地缘战略可能性,就像是美国通过支配加勒比海地区而实现的那样。
【日本经济新闻】
周边国家对中国强硬姿态的警惕由来已久。在批评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同时,中国能否提供超过美国的信赖?除了经济援助,还必须努力赢得周边国家的信任。
【每日新闻】
日本既是太平洋国家,同时还是一个资源匮乏因而必须依赖贸易的通商国家。因此,确保海洋的自由与安全,对日本而言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联合早报】
整体上看,中国在东海、南海采取一些攻势并不说明它已放弃“韬光养晦”战略,而是其经济、军事实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有能力维护历史主权的体现。但对于周边国家来说,一个强大邻居突然出现在家门不远的地方,那种紧张不安恐怕不是这个邻居所能感受。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与日菲都需要加强沟通,缓解彼此的焦虑。
【德新社】
中国的政策一直是在双边关系的层面上解决其领土争端,但菲律宾和越南希望东盟采取共同立场,向中国施压,要其同意争议地区的“行为准则”。(王雯婷编译)
![]() |
反日游行,反日,海洋,东海,钓鱼岛,潟湖 空投补给 海洋邻国 地理实体 反日游行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