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海外版发布>> 正文

中国维护海洋权益之挑战篇——资源被抢海岛被占 历史误读他国刺激

【海外版】中国出海遭遇重重挑战【2】

2014-06-24 08:18:00|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潟湖 空投补给 海洋邻国 地理实体 反日游行

  2011年10月23日,美国和菲律宾在南海进行联合军演。

  来源:中新网

  挑衅,背后不单纯

  据日本外务省称,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将于24日访日。鉴于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存在领土主权争议”,日菲两国首脑预计将共同确认“法治”的重要性。日菲的最新动作正是一系列挑事的最新例子,也正是中国维护海洋权益面临诸多挑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频频挑事,明明是自己非法侵占中国的正当海洋权益,却在国际社会上以“受害者”面孔出现,四处叫嚣,把东海和南海搅得不得安宁。

  除了丰厚的经济利益之外,这些挑衅的背后还有复杂的原因。

  王义桅指出,这其中存在着对历史的误读:“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地区影响力的不断增长,给周边国家带来不安感。历史上曾与中国有过嫌隙,或者是朝贡国家,担心中国‘国强必霸’,恢复天下体系。这存在历史解读的差异,造成了他们的猜疑,甚至是敌视。”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吕耀东则指出,域外大国的支持和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刺激日、菲、越等国嚣张闹事的重要因素。邢广程也认为:“没有域外大国的支持和‘亚太再平衡’的战略背景,菲律宾和越南就不会对中国如此蛮横。”

  此外,邢广程还指出,各国都怀有各自的小心思。比如,日本就希望借机颠覆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成为所谓“正常国家”。他说:“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争端不仅涉及中国维护钓鱼岛主权问题,而且明显涉及到日本怎么看二战后国际社会对其历史安排问题。”

  出发,摸索中前进

  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只有建设海洋强国,才有能力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才能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保障。这一战略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

  邢广程说:“中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海疆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历史上对海洋的认知存在很大的缺失。重陆疆轻海疆的思维和逻辑曾经对中国的各路精英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迫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很多仁人志士提出了重视海疆,关注海洋的思想。”可惜的是,王义桅指出,中国全民海洋意识依然不强烈,仍然带有浓厚的陆地意识和农耕思维。

  背负着沉重的历史教训,中国还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压力。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进程中,海洋的战略意义日显突出。”邢广程说,“中国的安全越来越离不开海洋,中国需要从海洋方面破解来自美国的‘平衡’压力。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海洋,中国是资源缺乏国家,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出路。”

  梁云祥说:“成为全球性的大国是全方位的,不能仅仅局限于陆地,还必须成为全球性的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战略’是在中国正在历史性崛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

  王义桅在其专著《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中提出,全球化竞争正在从陆上时代走向海洋时代,从海面时代走向海底时代。中国要建设海洋强国,不能停留在学习、追赶的层面,更须引领“海洋时代2.0”的来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走向深蓝,中国阻力重重,必须摸索中前进。(张红 褚国强)

(责编:夏丽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反日游行,反日,海洋,东海,钓鱼岛,潟湖 空投补给 海洋邻国 地理实体 反日游行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军装照(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全国最美“校花”扫描第三期--上海篇 (高清)

揭秘!被“踢出”豪门的女星 豪门弃妇现状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