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2014-05-21 08:23:00|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
典出:宋·苏辙《上皇帝书》
原文:陛下诚能择奉公疾恶之臣而使行之,陛下厉精而察之,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则其以私罪至某,赃罪正入已至若干者,非复过误,适陷于深文者也。
释义:去掉老百姓的祸患,如同除去自己的心病一样。
爱人民,是古今中外对于官员的最基本要求。在实践中,这意味着真正将人民疾苦放在心中,注重“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将民生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考量。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都是重头戏,其所涵盖的范围广阔,影响深远。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注定了民生问题将长期是官员的“腹心之疾”,群众利益无小事。
清、慎、勤
——习近平《摆脱贫困·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
典出:宋·吕本中《官箴》
原文: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释义:清廉、谨慎、勤勉
吕本中在《官箴》中提出的三字要求,被历代官员奉为金科玉律。《四库提要》专门提到,“书首即揭清、慎、勤三字,以为当官之法,其言千古不可易”,梁启超也说“近世《官箴》,最脍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通常认为,为官之人真正掌握了这三个要素,就能持身立世。除了“勤政”和“廉政”外,这里面还提出了谨慎处事的要求,领导干部在面对钱财、处理事务时,如果难以克制自我,其结果往往是被侥幸心理所害。
一心可以丧邦,
一心可以兴邦。
只在公私之间尔。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2014年1月14日)
典出:宋·朱熹《论语集注·卷七 子路第十三》
原文:仲弓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便见仲弓与圣人用心之大小。推此义,则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释义:一种心可以导致亡国,一种心可以使国家兴盛。这两种心只是公与私之间的一念之差而已。
作为一个将“立党为公”写进党章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历来将公心放在极为重要的高度强调。何谓公心?并非是违背人的天性,让官员们完全摒弃私心,而是要在公共事务领域,将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权力在手,不应用来谋求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是要为百姓谋福祉。在公与私之间,关乎执政党的公信力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 | ![]() |
修身,官德,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