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3年12月26日08:02|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群众是否满意
用“显微镜”防懈怠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为了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最终还是为了群众、造福群众。“决不能用自我评价代替群众评价”,这是中央早已提出的要求。评价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也只有群众的满意程度这一标准。
尊重民意,表现在许多方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时的“开门纳谏”、到“田间炕头”去征求意见是尊重民意,在收尾阶段公布措施、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也是尊重民意。
12月20日,湖南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单位的整改措施,在《湖南日报》和省政府网站上刊出。其中每个单位都有群众对其反映的需要整改的事项,也有针对性地公布了整改措施,并公布了责任人与监督电话,让群众能随时监督。这已经是湖南第6次公布整改措施。
12月14日,广东省委在媒体上公布了《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邀请社会各界对其进行监督。
而在云南,省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正在云南网、云南党建网开展相关调查,邀请广大网民给云南的教育实践活动“打打分”,并提供意见和建议。
尊重民意、为民造福,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踏踏实实为民办事上来,最迫切要解决的,就是群众意见最大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
12月,在山西,针对办事群众“现在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还是很难办”的“吐槽”,太原市经过整改,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累计时限由310个工作日压缩为45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在福建,省直单位业务办理和审批时限压缩到法定时间的60%以内,厦门解决了5批次110个久拖未决的信访问题;在湖北,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至286项,省直单位99%的审批项目零收费。
一位基层官员的话颇能代表整改过程中官员群体的心理变化:“几把‘剑’(多重监督体制)顶着头,监控看着你,谁还敢违法乱纪、敷衍塞责?我们现在是在显微镜下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
整改措施成效到底如何,群众说了才算数。
在云南,整治公车私用、拦截“形象工程”、在城市中建“生态森林公园”等一系列整改措施,都让市民为之“喝彩”,认为只有这样“政府才可信”,“家乡才留得住人”,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得到遏制也备受群众称赞;在西藏,群众为自治区社保局的挂牌上岗、设立业务绿色通道等便民措施叫好;在内蒙古,针对“公车腐败”出台的整改措施,以及对公车私用典型案例的通报、对涉事人员的出发,也让市民感叹“为规范公务用车开了个好头,希望能够继续加大监督的范围和力度,让公车私用者无处可逃”。
辽宁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八项规定实施一年以来,35.3%的民众认为党风政风有明显改变,59.4%的民众认为有所改变;而机关作风最突出的变化,则是“公款吃喝的少了”、“讲排场的少了”、“工作态度好了、效率提高了”、“深入基层调研的多了”。
调查还显示,近八成群众希望作风转变不要一阵风,近七成群众希望党政机关要多下基层,六成多群众希望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
![]() | ![]() |
(责编:夏丽娟)
党内民主制度 ,民主制度,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