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3日08:30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摘要:宏观经济的重要先行指标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最近不断回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PMI为50.1%,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为4个月来最低。PMI逼近荣枯分界线,令市场开始担心下半年经济增长目标能否实现。 |
未来几个季度温和复苏
对于下半年经济走势,市场上看法不一。有观点认为,前景不太乐观。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说,此前不少机构预测的下半年中国经济回升,很可能难以兑现。唯一可能的变数是,中国经济增速是否降到中央的底线以下?如果中国经济下降到7.5%以下,政策上将会有所调整;只有经济增速降到7%这一警戒线时,宏观政策才有可能出现较大的松动。
但很大一部分经济学家相信经济将在下半年回升。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发布研究报告称,国际经济形势的改善和国内强劲的基础设施投资等因素将支撑中国经济在未来几个季度温和复苏。他进一步分析说,三个因素将支撑未来经济的复苏:其一是持续强劲的基础设施投资和稳定的民间房地产投资;其二是下半年全球经济形势的改善;其三是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信贷增长的滞后影响。
为实现经济的稳步回升,分析认为,下一步推动经济转型是重点,要继续淘汰过剩产能,转变政府职能,通过释放新的改革红利为未来经济回升提供动能。(本报记者 罗 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