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国内外越来越大质疑声,美国政府以及部分政界人士四面出击,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消除“棱镜”争议带来的消极影响。 |
第二招:
辩“实效”
监视项目曝光,不仅引来法律制裁泄密者的呼声,而且招致美国国内就监视项目是否侵犯公民宪法权利的争论。对于这一点,美国政府似有意回避,只是接连几天强调监视项目的“实际效果”。
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基思 亚历山大12日在国会听证会上说,监视项目已协助防范或挫败数十起恐怖事件,不久将公布更多细节,证明这些项目在反恐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戴安娜 范斯坦13日证实,国家安全局定于17日正式公布当局通过这些监视项目成功挫败的恐怖袭击阴谋具体数字。
美国白宫发言人杰伊 卡尼13日提前披露一起因监视项目而成功挫败的袭击案例。卡尼说,得益于监视项目,当局截获有用情报,2009年10月在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逮捕恐怖嫌疑人戴维 黑德利。黑德利承认策划对丹麦《日德兰邮报》发动炸弹袭击,缘由是这家报纸先前刊载有关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激怒伊斯兰世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