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6日14:43来源:21世纪经济字号:
摘要:土地市场在5月份重演了2009-2010年的情景。一个月内,北京、上海、广州轮番出现高价地,多家房企以超过100%、200%的溢价率拿地。随着地价热度上升,业内对于土地市场的溢价风险也开始担忧起来。 |
万科、保利、中海外在5月份已经减少了拿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诸多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地价已达高位,最佳拿地窗口期已过。
土地“被高价”的动力
“地方政府的土地营销能力超强,他们选择推地的时间节点与方式,绝对值得玩味。”参与北京通州IV-06竞标的开发商向本报记者透露,公司按照地块周边在售楼价测算的结果报价,却严重低估了政府对底价的设定,“报得太低了”,该地块5月初流标。
接下来通州几块地的出让,让这位开发商感叹仿佛回到了2009-2010年。5月30日,通州台湖地块被北京世纪鸿和李金岭联合体以10.4亿元竞得,楼面单价为13601.1元,溢价率高达242%。
上述开发商分析,在5月初IV-06、IV-07流标后,开发商也摸清了政府的底牌,对地块的测算价都相应提高了。
观察北京市的土地出让节奏,颇为微妙:1、2月份楼市销售火爆时,上演推地盛宴,收金接近去年一半;3月份新国五条出台后土地零出让,5月份市场平稳后又推出大量优质地块,吸引开发商。
广州、上海的推地情形也类似。白云区、大学城等热点区域地块在4、5月份集中推出,而前两个月广州房价连续涨幅领涨全国,房价与地价的联动效应释放明显;上海也是在市场回暖之时,推出多个优质地块“抢收”。
不仅是一线城市地价上涨。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5月高价格与高溢价地块明显增加。全国300个城市成交楼面均价为119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3%,同比上涨58%;其中住宅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1648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1%,同比上涨52%。
CRIC研究中心分析师杨晨青指出,2013年,随着市场行情的转好,企业的拿地热情重新被点燃,土地市场再度成为卖方市场,地方政府上调出让底价自然水到渠成。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则认为,这轮开发商频拿地王跟海外融资有关,房企更多是出于估值和融资的考虑在拿地,等于说是被推着走。如佳兆业,其年内海外融资超过80亿,除了借新还旧调整财务结构外,还有余钱拿来买地。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拿地潮中,中小房企更为活跃。
![]()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hww@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