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千年蛰伏,百年蹉跎。平潭,这座距离台湾最近的岛屿,这个曾经的海防前线,这片392.92平方公里的土地,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三年完成投资1000亿元,“十二五”期间完成投资2500亿元。 |
5
所谓“五个共同”,是指《规划》提出的“开展两岸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试点,积极探索建立扩大两岸交流合作新的体制机制”。
“平潭因台而设,因台而兴,面向世界。”龚清概说,现在平潭要先把开放开发的条件做好,让台湾各界特别是基层民众、中小企业能到岛上创业、做生意、居住、旅游。“他们来多了以后,就会有更多诉求。‘五个共同’包括共同管理就会水到渠成。”
中央赋予了平潭7个方面28条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在通关模式、财税支持、投资准入、金融保险、对台合作、土地配套等方面“先行先试”。
“平潭最有条件形成台胞创业发展的新平台。”龚清概告诉记者,平潭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产业、旅游业和教育文创等产业,构建低碳、智慧、生态、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体系。
而在《规划》之外,平潭还有其他的“特殊”:经批准,台湾电视频道可以在平潭落地,不久前,台湾东森电视台已抢得头筹。
“平潭也最有条件探索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模式。”龚清概说,“我们既要对接大财团、大企业,又要对接台湾中小企业、中下阶层、中南部民众,‘放地’、‘放权’也‘放利’,让台湾同胞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6
小渔村,有大梦想。
平潭,这座距离台湾最近的岛屿,这个曾经的海防前线,这片392.92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前,只争朝夕,如海上麒麟,蓄势待飞。
汽车行驶在平潭的环岛路上,宽广整洁。环岛公路上耸立着的一面巨幅宣传牌上,“一个干部最可贵的是责任心,一个团队最可贵的是执行力”的红色字眼,异常显眼。
“过两年再来看平潭,一定不一样。”记者说。
“不要过两年来,明年你们来平潭,就会看到巨大的新变化!”龚清概充满自信,“不久的将来,平潭一定会在这里崛起,成为新30年对外开放、两岸融合的新平台!”
链接: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拉开了平潭开放开发序幕。
2009年7月,平潭综合实验区应运而生。
2010年2月,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派出机构——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
2011年初,平潭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1年11月18日,国务院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