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为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官员来说,能否读透十八大报告,能否洞察执政新风向,是其能否承担更大担子的关键因素。体察中央的改革决心,响应转变作风的号召,适应新的政绩考核体系——唯有如此,官员才能抓住机遇,有所作为。
机遇一
顺应大势:
坚守信念 力行改革
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即重走邓小平“南巡路”。如果说,20年前,邓小平的“南巡”是为新一轮改革开放奠基,那么,20年后,习近平南行可视为固本强基之举。习近平在“新南巡”中直言:“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信念之坚定可见一斑。
十八大后,中央对部分省级党委书记进行了调整。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分析说,新任省委书记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都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对改革开放的感触很深,对执行中央改革开放的决策有很大的积极性,执行力也比较强,可以看出中央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改革信念自中央传导至地方,同官员的发展息息相关。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最近表示,要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强化改革开放的意识,注重选拔和培养具有改革开放意识的干部。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吴江院长认为,官员最大的机遇就是坚守改革信念,力行深层次改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