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彭博新闻社网站12月16日报道中称,中国表示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表明新领导人可能接受较慢的增长速度,以换取更加可持续的增长模式。 |
海外网12月24日电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16日报道中称,中国新领导层已开完第一个重大会议,同意在明年保持经济政策基本不变。
在为期两天的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之际,执政的共产党介绍了来年的经济工作任务,与即将交棒的这一届政府基本保持一致。
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说:「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反弹、企业盈利增长反弹,而通胀较低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现在处于有利地位,并能在2013年上半年保持这种状态。」
香港《南华早报》12月17日报道说,中国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受到分析人士的普遍关注,他们希望从中了解指导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的战略。
这次会议未出现令人意外的消息,大部分政策都基本保持不变或事先已经透露。
分析人士说,北京希望减少经济对出口的依赖。香港金融界立法会议员张华峰说:「中国正朝正确的方向前进,促进国内消费和城镇化,因为这可以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拥有强劲的国内需求可以确保中国更长期的增长,不管全球市场如何变化不定。」
发出最强烈改革信号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2月16日文章中称,中国发出经济改革的强烈信号。中国新领导人发出了迄今为止最强烈的信号,表明经济改革是他们的首要经济任务,以使其更加依赖国内需求而不是出口和对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的投资,即便这会使短期增速放慢。
中国领导层在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说,希望促进进口,加快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的融合,以促进国内需求。会议指出,中国需要显示出更大的改革勇气。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17日报道,在中国社会对改革的呼声持续高涨之际,由中共新领导层主持的首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并要明确提出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
在习近平重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巡之路,以及李克强发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的呼声后,外界期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出改革导向的大政方略,而中共新领导层也对此作了响应。
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分析指出,「改革」是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最重要的亮点,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改革提法过去不曾有,说明「高层认识到改革是系统问题,是个体制问题,改革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受访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则指出,有别于过去「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现阶段的改革需要一个整体考虑的「顶层设计」,前30年的改革不知道哪里水深,现阶段知道了,「比如分配制度的改革是水很深的,要怎么改?就要有路线图和时间表」。
彭博新闻社网站12月16日报道中称,中国表示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表明新领导人可能接受较慢的增长速度,以换取更加可持续的增长模式。
在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以后,新华社昨天的报道没有提到寻求「较快」增长,这是近年来一直实行的政策。新华社说,领导层承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月4日的政治局会议也提到需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