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要闻

十八大报告发出政改新信号 不照搬西方

2012年12月08日08:01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不照搬西方模式

  【报告摘要】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各方评说  

    政治体制改革单独列出

  ●将政治体制改革单独列出,作为报告一个重要部分阐述,足见中央对政治体制改革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及共识。就报告要点来看,所提政治体制改革的主线,是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改善制度运行的效率。所列举需要加快改革的具体领域,涵盖了几乎所有主要领域。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赵伟  

  ●在各种改革当中,政治体制改革非常重要。很多经济领域的改革,离开政治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讲也很难搞下去。所以,政治体制改革也是躲不开、绕不过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既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的体制机制保障。

  ——中央党校社会发展中心原主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庞元正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根本目标,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  

  ●把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  

  选择适合自己国情道路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决定的。我们必须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而不是照搬“三权分立”的模式,当前关键是要进一步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制度自信。

  ——中央党校教授张荣臣  

  ●从全世界范围来讲,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个适合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中国社科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  

  (本报记者  赵鹏飞编辑整理)  

  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

  【报告摘要】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各方评说

  不同利益诉求需要协商解决

  ●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社会的利益诉求逐渐多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各方的利益诉求如何达成一致,这必须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协商解决。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  

  有利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中共中央领导人以诚恳的态度鼓励、支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认真倾听、及时回应民主党派的建议和意见,更增添了我们参政议政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

  ——重庆市北碚区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段明学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必须遵循其固有的内在规律,一是要把发挥党委在政治协商中的主导作用和增强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职能的主动性有机统一起来。二是要把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有机统一起来。三是要把政治协商的实体制度建设和程序制度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副处长王文滋  

  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

  ●切实把是否重视政治协商、能否发挥好政治协商作用作为检验领导水平、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察考核指标。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制定委员参与政治协商的具体办法,确保协商的质量和水平。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昌鉴  

  ●协商的前提是公开分歧。有政治和政策的明确反对,才会产生有意义的协商、沟通和妥协,从而整合意见。

  ——专栏作家赵楚  

  (万  千编辑整理) 

分享到:

(责编:刘凌)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