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五一黄金周是否恢复仍有待专家讨论【4】

2012年10月11日13:52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同时,还有一点要提的是,黄金周不可否认在前些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促进经济,拉动消费,但是现在的黄金周更多体现出的是弊端。

以景区为例,住宿、餐饮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根本就达不到黄金周人流量的标准,但一个景区又不可能按照超高流量去做规划和建设,所以承载力必然出问题。现在甚至已经危害到了目的地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今年“十一”期间,鼓浪屿的居民就抱怨说市场里的海鲜都被游客吃光了,现在连自己家里做饭的食材都供应不上了。

信息不对称黄金周超负荷

戴斌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现在黄金周的超负荷其实和信息不对称有很大关系。

加强发挥信息技术在旅游管理领域的作用,能够拓宽沟通渠道,有效解决旅游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游客更加便捷地了解景区的游客接待状况。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开展参观预约服务,也可以满足游客旅行中交通、住宿、娱乐、支付及其他后继服务的全方位需求,让消费者及时得到景区的全面信息,减少消费者旅游的盲目性。

难点

带薪休假落实难在工资工龄

刚刚过去的长假,让带薪休假制度成为众多劳动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的一位专家昨天向记者表示,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以及职工累计工作的认定,是制度落实的两大难题。

企业人为减工龄

这位专家表示,《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明确规定,“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以及“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事实上,这两项规定正是我国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难点。

(责编:冯慧)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