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25日08:12|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舉行。
6 幫助3個“1億”落戶城鎮
【原文】
會議指出,要積極穩妥扎實推進城鎮化,到2020年,要解決約1億進城常住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約1億人口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約1億人口在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推動新型城鎮化要與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突出特色推進新農村建設,努力讓廣大農民群眾過上更好的日子。
【解讀】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強:向城市轉移的農民類型,主要分為流動人口、失地農民和在地農民。根據他們市民化的方式,又可以將農民市民化的路徑分為“被動城鎮化”和“主動城鎮化”兩大類。被動城鎮化主要是指由政府主導推進,通過“征地安置”,實現農村土地的城市化和農民身份的“農轉非”。而主動城鎮化則指農民自主選擇進入城市的城鎮化過程。對大規模進城的農民群體來說,要完成市民化的過程,必需滿足三方面的基本條件:一是在城市生活的物質基礎和一定的保障﹔二是能夠順利渡過城市適應期,形成城市認同感和歸屬感﹔三是農民與土地的聯結足夠弱化,和城市接納制度的形成。對此,一是建議未來戶籍制度改革應逐步轉換戶籍功能,把人口登記和公共服務的功能放在首位﹔二是“就地市民化”或“就近市民化”,讓部分農民到中小城鎮進行市民化。
(本版稿件由本報記者 羅蘭 周小苑 趙鵬飛 宦佳採訪整理 漫畫均據新華社)
![]() |
(責編:夏麗娟)
農村發展, 農村改革 ,農村土地,農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