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2013年11月12日08:13|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超越數字崇拜看質變
6分7秒,交易額突破10億元﹔38分鐘,交易額突破50億元﹔13時04分,成交額突破191億元……,天貓“雙十一”網購在11月11日創造了新紀錄。
驕人的數字,再次顯示電子商務當下高速發展的態勢,吸引媒體前所未有地亢奮跟進。一時間“數字崇拜”、“成功傳奇”廣為傳播放大,容易讓商家產生“觸網即發財”的幻覺,將電商之路簡單化、平坦化。作為瞭望者,輿論更應當撥開數字迷霧,引導商家跨越低價競爭的紅海,走向轉型升級的藍海。
事實上,經過野蠻生長、粗放式經營和“靠價格打天下”的階段之后,當前的電子商務正在發生質變,在今年的“雙十一”中,這一跡象已相當明顯。從業者和新進入者如果意識不到以下幾個變化,仍按舊思路,則難免遭遇折戟沉沙的命運。
大數據帶來精准營銷。如今的電子商務,早已不是“低價包打天下”的時代,單純拼價格,效果有限且難以可持續發展。通過大數據挖掘用戶需求,開展精准營銷,通過個性化定制提升單品利潤,打造“千人千面”的網店,已成為電商競爭的新利器。
移動化彌合時空局限,隨時隨地消費成為可能。如今,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的遷移已成趨勢,從今年“雙十一”看,移動購物的崛起,非常明顯。在天貓,僅用1小時10秒鐘,就突破了去年當天手機購物的整體交易額﹔在易迅,零點推出的微信賣場,到16時,下單已佔總量近15%。形勢喜人,但同時更需看到移動購物不是簡單遷移,需要界面設計、消費者體驗、支付安全等多個層面的創新。同樣,實現PC與移動端購物的無縫對接,無論對於電商平台,還是網購賣家,都是有待鑽研的新領域。
O2O興起,促使電商與傳統賣場從沖突轉向融合共贏。此前,電商崛起意味著對線下賣家的擠壓﹔而如今,300多品牌線下3萬門店同時參加天貓購物狂歡節,蘇寧線上線下打通商品、價格、活動、服務和支付,蘇寧連鎖門店和蘇寧易購全渠道參與,11日再次刷新單日銷售紀錄。這一系列探索,儼然成為“融合是王道”的注腳。
物流服務保障最后一公裡成敗。“雙十一”期間,“一日三送”、“三日必達”等物流配送能力,已經成為各主要電商平台的主要賣點。顯然,配送速度與服務質量,影響老客戶的忠誠度、新客戶的吸引度,從而成為競爭勝負關鍵點,為此,也便可以理解,易迅、京東為何要發力自營物流、阿裡為何投資組建“菜鳥”。
中國網購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佔比,已然超過5%這一臨界點。這也意味著,網購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電商從業者隻有精准發力,制定正確戰略,採用最佳管理,積極轉型升級,才能獲得更好發展。
透過這些質變,解讀350億元這一數字,也許才是意義所在。 (張意軒)
![]() |
(責編:夏麗娟)
天貓,電商,實體店鋪 ,雙十一,支付寶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京ICP証130063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