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華商滾動
2013年10月15日08:45|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隨著習近平主席從巴厘島歸來,李克強總理結束對越訪問,新一屆領導集體年內的外事活動暫告一段落。從今年的國際交往中,世界可以看到中國領導人的個人魅力、獨特風採,可以領會到未來中國外交的戰略構想。 |
關鍵詞5:“兩個決不”
“我們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這“兩個決不”,出自習近平在今年1月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中國將“堅定不移做和平發展的實踐者、共同發展的推動者、多邊貿易體制的維護者、全球經濟治理的參與者”。
“決不犧牲國家核心利益”,在處理爭議問題上更加突出。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過去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的外交政策立場恪守“和平發展”口號,而通過添加有關權益和核心利益的表述,似乎在暗示中國將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更有原則和底線的姿態。
《香港經濟日報》稱,在日本將釣魚島進行所謂國有化之后,中國擺出強硬姿態,包括派出公務船前往釣魚島執行公務,借此宣示主權。不過在強勢之下,中國仍維持了一定靈活性,如上周習近平在北京會見日本公明黨黨魁,並接受安倍晉三的親筆信。
中歐光伏爭端,經過雙方談判,中國光伏產業代表與歐委會達成價格承諾,體現了中方絕大多數企業的意願,繼續對歐盟出口,並保持合理市場份額。美聯社文章指出,中國總理李克強對於中歐光伏摩擦的關注,對中歐雙方談判成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楊潔篪曾總結稱,在外交實踐中不回避矛盾和問題,妥善處理同有關國家的分歧和摩擦。處理問題既要朝好的方向努力,也要做最壞的打算。這可以作為“強勢而不強硬”的外交態度的最佳注解。
外交足跡
自今年3月履新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后4次出訪,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后2次出訪,為中國外交開啟了新局面。
★3月22日至30日,習近平偕夫人彭麗媛開啟任內首訪,訪問俄羅斯、坦桑尼亞、南非、剛果共和國四國,並出席在南非德班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
訪非期間,習近平宣布了一系列支持非洲的措施,包括加強對非援助、投融資合作、職業人才培訓等,並鼓勵中資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造福當地人民。
3月22-23日 俄羅斯
3月24-25日 坦桑尼亞
3月25-28日 南非
3月29-30日 剛果共和國
★5月19日至27日 李克強出訪亞歐四國,加強與印度互信,推動中巴務實合作的誠意,完成中瑞自貿區談判,推動中德關系邁上新台階,展現了大國總理的魅力和風採。
5月19-22日 印度
5月22-23日 巴基斯坦
5月23-25日 瑞士
5月25-27日 德國
★5月底6月初,習近平首次訪問特多以及英語加勒比國家,為中國同三國及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關系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確定了我國與三國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合作的重點領域,加深了三國及拉美和加勒比人民對中國的了解和友誼。
5月31日-6月2日特多
6月2-4日 哥斯達黎加
6月4-6日 墨西哥
★今年6月在美國安納伯格庄園上演的“習奧會”無疑是重要而獨特的一筆。庄園之會,把酒言歡,在看似輕鬆中談論中美關系的未來,其及時性和非正式性,令人耳目一新。
6月7-8日 美國
★中亞四國之行,習近平沿古絲綢之路一路西行,其間還赴俄羅斯聖彼得堡參加G20峰會。習近平系統闡述了中國新一屆政府的中亞政策,強調尊重中亞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在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安全穩定等重大核心利益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
9月3-4日 土庫曼斯坦
9月5-6日 俄羅斯
9月6-7日 哈薩克斯坦
9月8-9日 烏茲別克斯坦
9月10-13日 吉爾吉斯斯坦
★東南亞之行,習近平對印尼、馬來西亞進行國事訪問,在巴厘島APEC會議發表重要演講,充分展現了中國與東盟國家以及亞太各國攜手合作,推動地區及全球經濟發展的決心和遠見,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
10月2-3日 印度尼西亞
10月3-4日 馬來西亞
10月5-8日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9日至15日出席在文萊斯裡巴加灣市舉行的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並對文萊、泰國、越南進行正式訪問。李克強提出中國—東盟未來十年合作框架的七點建議,包括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兩位中國領導人相繼叩開東南亞的大門,中國從未像現在這樣對東南亞展示大國魅力。
10月9-11日 文萊
10月11-13日 泰國
10月13-15日 越南(張 紅 任一丁 高雙驥 李 安)
![]() |
(責編:夏麗娟)
外交,光伏產業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