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華商滾動
2013年10月15日08:45|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隨著習近平主席從巴厘島歸來,李克強總理結束對越訪問,新一屆領導集體年內的外事活動暫告一段落。從今年的國際交往中,世界可以看到中國領導人的個人魅力、獨特風採,可以領會到未來中國外交的戰略構想。 |
關鍵詞3: 重點在周邊
李克強日前在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式上講到,“周邊地區始終是我國外交的重點”﹔而今年7月,王毅出席東盟外長會時稱,“中國將繼續把周邊作為外交優先對象”。
中國是世界上擁有鄰國最多的國家:漫長的陸海邊界線,與多個國家陸地接壤或隔海相望,復雜的周邊國情時刻考驗著中國的外交策略和實力。因此,“與鄰為善、以鄰為伴”一直都是中國奉行的周邊外交策略。
習近平9月出訪中亞四國,並出席G20峰會和上合組織峰會。德國之聲電台網站稱,此舉在於應對“阿富汗撤軍之后可能帶來的社會動蕩波及中國西部地區”。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中,習近平提出建立惠及30億人口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升級能源合作、物流網絡,並推動“本幣結算”。英國皇家三軍研究所專家潘圖奇稱,“解決地區民族矛盾就要讓新疆繁榮,而要讓新疆繁榮,就需要一個與之頻繁貿易往來的地區”。
一直以來,中印關系被冠以“龍象之爭”而備受爭議。今年4月,人們還在為中印“帳篷對峙”捏一把汗﹔而5月,李克強履新后出訪第一站就選擇了印度,這次“增加互信之旅、深化合作之旅”中,兩個發展中大國緊握雙手——“我代表13億人民問候12億人民”、“中印是合作伙伴,不是競爭對手”,這是中國外交的胸懷和擔當。
香港中通社稱,中國頻繁的鄰國外交表明已告別曾經的“反應式外交”﹔北京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認為,“中國外交不再著重向西看”。中國大外交,從耳目一新的外交戰略布局開始。
關鍵詞4:命運共同體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世界上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今年3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發表演講稱,“中非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習近平首訪4個國家,3個是非洲國家——坦桑尼亞、南非、剛果共和國,也開創了我國國家元首首次出訪就訪非的先例。據悉,中非貿易年均增長30%以上,去年已達近2000億美元,而2007年以來中國對非投資年增長率也高達28%。
拉美地區成為對發展中國家外交中新的熱點。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文章指出,習近平履新不久即出訪拉美三國,表明中國希望與拉美地區建立更緊密的關系。2013年中國和拉美的貿易額有望增長到3000億美元,經濟領域的長足發展將助推中國拉美關系更加順風順水。
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也成為中國和平發展的重要伙伴。在南非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習近平引領了新形勢下金磚合作的新勢頭。他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採訪時稱,中方期待德班會晤向國際社會傳遞團結、合作、共贏的積極信息。
習近平以“真、實、親、誠”形容中非關系,更可成為與發展中國家關系的4字箴言。王毅外長在77國外長會議上稱,“我們將繼續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不附加任何條件的援助,幫助他們實現自主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我要告訴發展中國家的兄弟姐妹,我們是一家人,當你們需要中國時,中國就在你們的身邊。”這是中國傳遞給世界發展中國家的聲音,鏗鏘有力。
![]() | ![]() |
(責編:夏麗娟)
外交,光伏產業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