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核流失事故層出不窮 核恐怖主義日益囂張

【海外版】世界請照看好“核袋子”(圖)【2】

2013年07月04日08:17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7月1日,各國政府在維也納核安全會議上一致同意,需採取更多措施防止可用於生產核彈的?或高濃縮鈾的流失。國際原子能機構官員拉比特表示,核原料和放射性原料流失的問題仍在繼續,而國際原子能機構獲得的相關信息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專家介紹,“臟彈”由常規炸藥配合放射性核材料制造而成,即便一次隻產生幾十噸當量的威力,也可以在數小時內奪去上萬人的生命,同時大片地區將遭到放射性污染。“臟彈”的制造相對容易,所以恐怖分子利用“臟彈”發動襲擊的可能性也較高。美國的一份報告稱,如果恐怖分子針對城市中心發動“臟彈”襲擊,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將超過“9·11”。

  《南華早報》援引相關評論稱,制造核彈的難度雖然更大,但是恐怖組織一旦掌握了所需的技術、核原料和資金,理論上是可以制造出簡陋但是具有大規模殺傷力的核裝置的。

  基地組織等一直千方百計地試圖得到高級濃縮鈾或?這樣的武器級核原料,而核黑市上核技術的非法交易更增加了人們的擔憂。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弗蘭斯透露,核黑市相關人員已經將大量的核武器設計圖等資料保存在互聯網上,如果核技術通過網絡擴散到全球並被濫用,將帶來不可逆轉的后果。

  照看好“核袋子”

  目前,全球在核裁軍方面雖然已經取得一些進展,但是“核袋子”如果沒有照看好,就會變成“潘多拉魔盒”,放出核恐怖主義這個惡魔。

  據美國《防務周刊》報道,美國五角大樓日前公布的有關美國核武使用戰略的最新版報告稱,發生全球核戰爭的威脅已變得遙遠,但出現一次核襲擊的風險有所增加,當前最嚴重的直接威脅和極端危險因素是核恐怖主義。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認為,恐怖組織攫取核原料的方式日益復雜化和專業化,各國需採取更多措施防止敏感性材料落入他們之手。但是這周舉行的維也納核安全會議只是警告全球存在核恐怖主義的威脅,並未就採取具體措施作出結論。英國《經濟學人》評論稱,各國支持將行動的目光聚焦於最危險的核擴散和核恐怖主義,但是對最終目標並不確定。

  各國在核安全問題上依然存在一定分歧,要想一蹴而就地制定出詳細具體的應對方案並非易事,但是嚴峻的現實並不容許一味拖延。正如拉比特所說,我們必須持續改善,因為破壞分子也在竭力尋找躲避偵查的方法﹔威脅是全球性的,這些人的活動不分國界。(鄭 興 劉園園)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於海軍)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