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以吐槽當賣點 靠罵聲賺票房

【海外網】國產片“差評營銷”走不遠(圖)

2013年06月26日08:44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一部電影想要獲得票房大賣,可以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樣把思想與人性感悟做到極致﹔可以像《阿凡達》一樣把技術與特效做到極致﹔可以像《泰囧》一樣把接地氣與“笑果”做到極致。當然,也可以像《天機·富春山居圖》(以下簡稱《富春山居圖》)一樣,把“被吐槽”做到極致。

  《富春山居圖》毫無邏輯的劇情設計遭到多方詬病。導演孫健君將原因歸結於中國電影的輿論環境。

  “中國對待自己的商業娛樂片,還要重新樹立一種新的標准和新的評判方式。”

  《富春山居圖》從上映之初就走上了與其他賣座大片不同的道路,“負面營銷模式”使得它罵聲與票房齊飛。

  《富春山居圖》徹底演變為“事件性電影”。

  “中國人看國外大片看得比較膩了,國內的小清新也看膩了。也許需要看一點中國人自己制作的大東西。”干了三年,導演孫健君交出自己制作的“大片”,也在無意間開創了中國電影“負面營銷模式”的先河。

  一部電影想要獲得票房大賣,可以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樣把思想與人性感悟做到極致﹔可以像《阿凡達》一樣把技術與特效做到極致﹔可以像《泰囧》一樣把接地氣與“笑果”做到極致。當然,也可以像《天機·富春山居圖》(以下簡稱《富春山居圖》)一樣,把“被吐槽”做到極致。

  負面營銷隻能逞一時之快

  電影《富春山居圖》首日票房5160萬元,創下國產片影史第三,截至6月20日累計票房已過2.8億元。與高票房相對的是,影片上映后口碑成“差評”一邊倒趨勢。電影互動網站時光網、豆瓣網評分未超過3分(滿分10分),社交網絡上各種咆哮體、吐槽體惡評文章層出不窮,部分網友甚至以“看看到底有多爛”為由去看片。至此,《富春山居圖》徹底演變為“事件性電影”。“我就想知道這部被無數人罵的電影,究竟是什麼模樣。”越罵越看的好奇心理驅使部分觀眾前往影院觀看。還有網友戲稱“沒看過《富春山居圖》都沒法跟人聊天。”

  那沖著這股“審丑”的沖動走進電影院的觀眾對票房貢獻有多大?“這種帶動必然有作用,將這種‘不吐不快’的感受在網絡上大肆宣傳,受影評影響、抱著這種惡作劇心理買票的群體比例會增加。”影院工作人員表示,影片檔期好、大牌多,也是高票房的保証。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