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海外版】美貨幣政策轉向該如何應對(市場觀察)

國際“大鱷”借題發揮引“強震” 中國加強引導資金轉投實體

2013年06月26日08:25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近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明確表示,美國或將退出持續數年之久的量化寬鬆政策。這一表態迅速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地震”,全球各主要經濟體股市大幅下挫,國際大宗商品以及黃金價格均出現暴跌。

  近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明確表示,美國或將退出持續數年之久的量化寬鬆政策。這一表態迅速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地震”,全球各主要經濟體股市大幅下挫,國際大宗商品以及黃金價格均出現暴跌。專家認為,一旦美國退出QE(量化寬鬆),勢必給全球經濟金融運行、匯率市場穩定以及資產價格帶來新一輪沖擊,將進一步加劇中國跨境資本的雙向波動,引發階段性資本集中流出,促發中國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中國必須提前准備,對外要嚴把資本賬戶這道關,對內要改革金融體系,把資金引向實體經濟的發展上。

  QE退出引發全球“地震”

  盡管距離美國宣布或將退出QE已近一周的時間,但是這一表態所引發的全球資本市場的強震還在繼續發酵。繼上周全球股市聞訊暴跌之后,本周一全球股市再遭重創,日本東京股市日經指數收盤下跌1.26%,香港恆指收盤重挫2.22%,歐洲股市三大股指也集體下挫。而A股市場下跌更為慘烈,滬指暴跌5.3%重回“1”時代。

  在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看來,全球市場對美國退出QE的反應有些過度了。他對本報記者表示,此次全球股市暴跌,是國際金融機構借助美聯儲退出QE的這個題材對股市及金融市場進行的砸盤,造成了普通投資者的過度反應。這些國際金融大鱷為了把已經處在市場高位的股票變為自己的財富,就借這個機會大量拋售引起股市的下跌,使投資者產生羊群效應,反恐慌性離場拋售。但是不久之后,大量的金融資本還會以非常低的價格重新撿起這些籌碼再次進場。

  “美國目前只是口頭說要退出,實際上還是照樣保持極低的利率和寬鬆的貨幣政策,根本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孫立堅表示,這就造成了全球資金在金融市場的大進大出,進是因為貨幣政策沒有退出,出是因為伯南克這種讓市場揣測的講話和金融資本的這種小題大作的投資策略,給新興市場造成巨大振蕩。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