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1日08:32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國際社會普遍採用三大機構——標准普爾、穆迪、惠譽的評級信息,近年來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后屢屢出錯,甚至推波助瀾加劇了危機的破壞性。 |
評級體系缺乏監管引發危機
三大評級機構問題叢生事出有因。首先,他們都是美國的公司,有其主權國家的背景和不夠廣大的視角。經濟學家胡祖六指出,美國評級機構在壟斷評級市場,這是個現實,其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至今為止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最發達的經濟體。
“現存的評級危機由美國所主導”,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董事長關建中對本報記者說,其突出問題表現在,當評級涉及國家利益時,美國評級機構就會從維護其國家核心利益出發評價他國信用風險,既不公平又不能向市場提供准確評級信息﹔很難對一個國家的信用評級機構實現國際監管,沒有監管的國際信用評級體系將成為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導火索和策源地。
其次,金錢在背后也左右著評級。據報道,評級機構主要收入來源是債券發行人支付的佣金。美國証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調查顯示,一些對高風險投資金融產品進行信用評級的工作人員,竟然直接參與評級費用的商談。
對當前評級機構存在的問題,關建中進行過深入研究。他指出,一是道德出了問題。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三家機構總裁曾公開承認他們犯了道德錯誤,為了自身利益故意掩蓋了債務人風險。二是標准出了問題。大量深入研究表明,西方評級機構的評級標准嚴重政治化、意識形態化。三是評級體系的模式出了問題。把評級機構作為一般企業,要求它們充分競爭,其結果是評級機構隻有不斷滿足客戶對信用等級的要求才能在競爭中存活下去。
加速構建公正安全評級體系
錯誤的評級體系將導致人類的信用災難。“危機源自於現存國際評級體系對信用體系的破壞,結束危機也應該從構建新型國際評級體系恢復世界信用體系開始”,關建中呼吁,加速構建一個保障世界金融體系安全的新型國際評級體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