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泉羊湯還有一段傳說。據《平泉文化概覽》記載,相傳清康熙年間,一次康熙皇帝外出巡獵到現今平泉黨壩圍場溝。圍住一群梅花鹿,其中一隻毛色光亮、兩目放光,康熙不忍傷它。正遲疑間,那隻梅花鹿向北飛奔而去。康熙隨即策馬追出,不覺追到了八溝地界,隻見那鹿一閃鑽進了柳林沒了蹤影。
鹿不見了,康熙皇帝因一路奔波餓勁上來了,此時,忽然一陣香味飄來,康熙皇帝抬頭看見一家小店,店內一老者正在忙碌著,鍋中煮著噴香的東西。遂招呼老者:“快來點飯!”片刻,老者將飯食端上,康熙也顧不上問是什麼,就大口大口吃起來。一會兒,兩個燒餅和兩碗湯就一掃而光。
打住心慌之后,康熙才覺出這湯回味無窮,便問這究竟是什麼湯。老者告訴他是用羊雜碎做的,“叫羊雜碎湯”。康熙聞此大悅,隨口作詩一首。“喜峰口外遠,塞北古道長。野鹿入柳林,八溝羊雜湯。”開店的回族老者萬分感激,遂做牌匾“八溝御膳羊雜湯”挂於小店前。
傳說不一定准確,但當地回族同胞擅長面食、牛羊肉加工制作的拿手廚藝,特別是他們的吃苦耐勞、勤奮鑽研又善於經營的勁頭,確使“八溝羊雜湯”創出了名聲。
羊湯因平泉而得名,平泉也因羊湯而揚名。如今,“平泉羊湯”已經走出了小小的縣城,在承德、北京、天津、石家庄、廊坊等10多個大中城市深深扎下了根。羊湯香氣飄四溢,塞北平泉是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