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港媒:中國要大氣應對東北亞戾氣【2】

2013年02月26日09:55    來源:中評社        字號:
摘要:中國的周邊外交亟需進行戰略轉型和調整,任何的應對之策不應再是應景之作,也不應再是應急之需,迫切需要的是應用之備的戰略思維和政策。中國在某些熱點問題上採取的反應,要與中國的整體戰略和政策相結合,既有前置條件,又有后續管控,中間則是合理、適度、有收有放的應對策略。


  中國的周邊困局歸根結底還是中美關系的困局。以日本為例,日本基本上是“美行日效”、“美規日隨”,中日釣魚島的突破說到底是中國和日本的“東家”美國打交道。再看朝鮮,朝鮮核試根本上是要獲得與美國對話的籌碼,因為朝鮮認為其受到來自美國的最大威脅。所以說,不管是東南亞還是東北亞,幾乎所有重大的熱點問題都有美國的介入,但凡需要破解這些涉及我利益的問題,都需要中國與美國對話和磋商。

  中美之間能否“相安無事”“和諧相處”,首先取決於美國能否在加強同亞洲盟國伙伴關系和同中國發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之間進行適當的平衡。正如基辛格在《論中國》一書中總結的那樣,美國公開把亞洲組織起來遏制中國,或者建立民主國家集團發動意識形態進攻,這些舉動均不可能成功,因為中國是多數鄰國不可或缺的貿易伙伴。

  同理,中國試圖把美國排除在亞洲經濟和安全事務之外,也會遭遇幾乎其他亞洲國家的抵制,因為它們害怕單一國家主導該地區可能帶來的后果。

  由於美國深度介入中國周邊,美國因素已經成為中國周邊戰略中最具影響的牽動因子。說最具影響是因為美國因素“發揮好”就具有極大的建設性作用,“發揮不好”也會產生極大的破壞性作用。美國的目標是在塑造亞太地區及其未來方面發揮更大的、長期的作用。美國的最終目標是,通過影響亞太地區的規范和規則促進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利益,確保國際法和國際規范得到遵守,商業和航海自由得到保障,新興大國與其近鄰建立相互信任,用和平的手段解決爭端。隻要美國的這些目標不損害中國的利益,中國沒有反對的理由,並樂見美國在亞太發揮無以替代的作用。

  東北亞對中國具有不可移轉的地緣政治影響,中國作為東北亞地區的一員,難以選擇。既然無從選擇,中國就應當以大無畏的精神和智慧來應對。任何的乖張戾氣都不過是短期的浮現,隻要大氣地應對,從長遠來講,這都是小插曲而已。

分享到:

(責編:馮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