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
1月26日,一對農民工夫婦帶著孩子從廣西梧州騎摩托車回家。
何 鎏攝(新華社發)
2月3日,重慶人伊靜靜(左一)母子在福州長樂機場乘免費包機返鄉。
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攝
“春運”被譽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周期性遷徙。在40天的時間裡,將有30多億人次的人口流動。年關將至,中國人將以怎樣的方式回家過年?
“騎車回家過年的想法是突然冒出來的,就想趁著年輕多體驗一些與眾不同的經歷。”廖和勝對筆者說。1月28日9時,他與通過網絡尋找到的5個年輕人一起從杭州少兒公園出發。“騎車回家的最大樂趣在於親近大自然。從黃山到婺源,我們在山間穿行,青山細流的美景盡收眼底!”廖和勝開心地說著。2月1日,我們再次與他聯系。“我已經安全到家,其他幾個騎友還在路上,最晚的估計2月7日就能到家了!”在湖北黃梅的電話一端,廖和勝激動地說。
與廖和勝的回家路一樣別致的還有符建軍和梁莉兩個拼客。“我們分別在‘春節回家互助聯盟’公益平台上提交了個人信息,由於回家路線一致,我們就湊到了一起!”符建軍對本報說。1月28日上午9時,符建軍與梁莉從山東青島出發,當天晚上8時就到了老家河南焦作。“可能是一起聊天兒的緣故,感覺時間過得還挺快!”梁莉說。符建軍也感慨道,“拼車回家,不僅省錢,還交了朋友。明年有可能的話,還要拼車回家!”
騎車·拼車·走路
“春運”被譽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周期性遷徙。在40天的時間裡,將有30多億人次的人口流動。年關將至,中國人將以怎樣的方式回家過年?
27歲的准爸爸王剛偉也“走”出了一條別致回家路。兩個月前,他丟了身份証,買火車票很不方便。“何不步行回家?豈不壯哉!”王剛偉突發奇想。1月12日,王剛偉踏上了從江蘇無錫到老家陝西禮泉縣的千裡之路。在洪澤湖,他扭傷了腳。“家裡人不放心,於是我從宿遷坐汽車到了西安。”王剛偉說。但是從西安到禮泉,他還是堅持走了回來。“說好了是千裡步行,當然要夠數!”王剛偉自豪地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