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南灣的華人在地方選舉中出現了可喜的表現。17位華裔參選人在本年度的南灣選舉中亮相,其中有不少“草根候選人”,他們不僅在人數上創下歷史新高,也豐富了華人的參政渠道。如今,華人草根群體的力量不斷壯大,他們正通過不斷的努力提高自身地位,實現自我價值。
政壇新秀露頭角
“草根”實際上是社會中普普通通的民眾,他們目前並不處於主流及精英階層,卻是社會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不斷以其廣泛的影響力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華人初涉異國他鄉,大都是新環境裡的草根群體,但華人草根的成長從未停止。
美國南灣的地方公職選舉中出現了17名華裔新秀,這一數據顯示出華裔參政熱情的高漲,而這些政壇新秀大都是“草根候選人”。草根候選人指的是那些沒有參政組織的幕后扶持,“白手起家”、自己拉選票、籌措捐款的參選者。
美國南灣絕不是特例。2011年底,美國南加州地方選舉中,有15位華裔參選人在眾望所歸中當選為地方學區教委。而至今幾乎所有州級以上華裔官員,都是從教委或市議員開始從政的。聯邦眾議員趙美心的成長之路,即為一絕佳實例。這些曾經默默無聞的華人草根候選人,披荊斬棘、厚積薄發,終於逐漸成為了自身權益的主人。
草根的成長,既是海外華人個人能力的空前釋放,也是他們躋身主流社會的明証。唯有如此,華人才能夠直接表達自身訴求、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真正成為所在地的主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