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繼去年底我國首部反腐倡廉藍皮書發布后,昨天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二部反腐倡廉藍皮書——《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No.2》發布。藍皮書稱,調查顯示,近六成民眾對今后5至10年中國反腐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有信心。報告同時稱,不少干部群眾對“一把手”監督難、個人凌駕於法律之上、領導干部與不法企業主之間的巨額利益輸送問題感到憂慮,需盡快從體制機制上加以有效規制。 |
反腐·釋疑
監察部副部長於春生:
不能把“官員密集落馬”
理解為“貪官越來越多”
原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原重慶市北碚區區委書記雷政富、原深圳市副市長梁道行……十八大后,一批官員相繼落馬,被外界解讀為中央出重拳反腐。反腐在大快人心之余,也引發多方思考:高官密集落馬,是反腐力度加大了,還是貪官越來越多?
昨天,出席反腐倡廉建設藍皮書發布會的中紀委委員、監察部副部長於春生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今國家的反腐力度加大,取得的效果是好的。但對於近期多名官員落馬,不能理解為“貪腐官員越來越多”。他說:“現在查處的有些案件,並不是近期產生的,可能是產生於好幾年前或十幾年前,到現在才暴露,所以我們得不出‘反腐力度大,腐敗官員就多’的結論。”
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理事長王延中表示,官員落馬的影響並不是以數量來衡量的。從歷史上看,中央對懲治腐敗始終保持著很大的高壓態勢。他說,根據歷年的反腐數字統計,全國平均每天查處十幾個縣處級干部和大約不到一個廳局級干部,省部級干部一年查處大概10個左右。
網絡反腐是一把雙刃劍
對於“網絡反腐”這個時下熱門話題,王延中說,網絡反腐是全民參與反腐倡廉建設的途徑,但同時也要看到,網絡反腐就像網絡本身一樣,是一把雙刃劍。“即使未必能夠提供充分的線索,但已經可以造成巨大的社會影響。也許它揭露的是腐敗問題,在未得到証實前,這種社會影響可能已對當事人的權益造成一些侵害。”王延中認為,應該從正面、積極的角度來看網絡反腐,畢竟網絡只是一個工具。
反腐·榜單
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評出
2012中國反腐倡廉十大事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
正式施行
2.全國黨政機關進行公務用車專項治理
3.國務院提出禁用公款買煙和高檔酒
4.薄熙來因嚴重違紀問題被開除黨籍
5.國辦發出細化“三公”經費信息公開通知
6.劉志軍因嚴重違紀問題被開除黨籍
7.中央軍委要求軍隊領導增加報告收入房產情況
8.原足球運動管理中心領導人員受賄案件
正式宣判
9.“表哥”“房叔”事件呼喚加強官員財產監督
10.中央政治局做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
系群眾的“八項規定”
反腐·原聲
■企業經營遇到困難時可以調到黨政部門任職,在黨政部門受到擠壓時可以調任企業領導,尋求高經濟報酬——所謂“金色降落傘”。
——對於如何監督央企老總,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群慧建議,央企應引進外部董事進入董事會,形成對“一把手”權力的制衡,減少腐敗發生的概率。
■過去一些單位領導班子在研究討論重大事項時,往往是班子主要領導先定調子,其他成員隨聲附和,基本按照“一把手”的意見形成決定或決議。
——黑龍江省紀委副書記李廣智總結該省延壽縣的反腐經驗時如是說。
目前,黑龍江省延壽縣實行“一把手”末位發言及票決制,以解決“一言堂”的問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