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專家:有錢不代表小康 要看民眾滿意度

2012年11月09日08:50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十八大報告主題的確定以及文中多次出現的“小康社會”一詞再度成為熱詞。如何理解小康社會?小康社會的實現路徑如何?本報記者就此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科智訊專家張翼展開對話。

□概念理解

小康社會並非單指經濟

小康社會不應該僅僅是一個經濟小康的概念,還應該包括政治小康、社會小康、文化小康,以及生態文明的小康。

京華時報:如何理解小康社會這個概念?

張翼:作為十八大主題的小康社會,不應該僅僅是一個經濟小康的概念,還應該包括政治小康、社會小康、文化小康,以及生態文明小康。隻有將這幾個方面全面結合起來,才能准確理解和系統把握小康社會在新時代、新時期的新意,並制定建成小康社會的具體目標。小康社會不能僅僅被理解為經濟指標,也不能僅僅被理解為收入指標和消費指標,更不能被僅僅理解為靜態指標。而應該將其構建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相結合的綜合性指標,是需要在發展理念指導下逐步完善的指標。

京華時報:本次十八大報告,小康社會進入標題,文中多次出現,很快成為一個熱詞,背后深層的原因是什麼?

張翼:第一,小康社會內涵的豐富,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脫貧致富、對縮小收入差距、對安定團結的社會發展態勢的渴望﹔也體現了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對社會安全、對生活環境質量改善的要求﹔更表達了人民群眾對教育公平與法制社會建設的要求。第二,小康社會的新表述,還反映了全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目標定位的具體認識,它更進一步要求全黨務實求真,在發展這個硬道理的指引下,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的社會參與能力。第三,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具體目標,既是我們進行制度文明建設的要求,也是我們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不可少的、不可逾越的一個發展階段。

□如何衡量

小康與否看民眾滿意度

這不是政府單方面說了算的,而是人民群眾是否滿意的目標。因此要把政府的發展理念和人民群眾滿意度結合考察。

京華時報:小康社會是否實現,如何衡量?

張翼: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是在我國城市化水平超過50%之后的新目標,這是一個難度比較大,標准比較高的目標。這不是政府單方面說了算的,而是人民群眾是否滿意的目標。因此要把政府的發展理念和人民群眾滿意度結合考察。另外,小康社會的實現一定要在縮小收入差距、在提供城市公共設施的均等化服務、在消除戶籍制度帶來的福利歧視、在為廣大人民的正常社會流動提供公平公正的制度、在建立健全與中等發達國家相一致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具體目標、在消除人們對老齡化社會的擔憂、在真正解決看病難、養老難、上學難這些具體問題過程中才能實現的目標。

京華時報:曾經有提出過小康社會的指標體系,比如說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00美元、城鎮化率達到50%、每千人醫生數2.8人等等,但部分指標我們已經實現了,目前有沒有新的指標體系?

張翼:原來我們在研究小康社會過程中提出的很多目標,已經隨經濟、社會的發展而實現了。在發展過程中,廣大人民群眾對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已迅速提高的前提下,原來的目標已經很難說是“小康”。現在到了新的發展時期,我們應該有新的指標體系。我們需要在調查研究、在進行國際比較、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從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快樂感出發去制定新的指標,去衡量我們對小康社會的科學描述。

□如何實現

發展之外兼顧生態文明

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京華時報:您認為,實現小康社會的路徑如何?

張翼: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其中新的要求就包括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以及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過程中實現小康社會。

京華時報:如何理解國民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標?

張翼:當前的發展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就是要解決經濟發展的動力、未來經濟發展的支撐點,要對經濟發展的結果重新評估。要使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在翻番過程中,讓人民群眾切切實實感受到自己生活的改善、生活品位的提高。這一目標實現的前提是使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要著力解決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問題。

京華時報:小康社會與人民民主的關系應該如何理解?

張翼: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社會管理,解決社會具體問題的完善程度實際上是我們國家要關注的。要保証廣大人民群眾合法地進行利益表達、利益訴求,在依法治國的框架裡實現法治政府。應該從廣大人民群眾民主參與管理,從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的方式是不是健康等方面考察小康社會的質量。這是一個國家機制和民主機制建設的結合問題。

分享到:

(責編:馮慧)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