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版:城市 森林 精神

牛獻忠

2012年10月26日08: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配圖:二○一二年湖北宜昌市“森林城市杯”攝影大賽獲獎作品《晨曲》 胡紀祥攝

  人類活動的場景是沿著這樣一條路徑行進:森林—草原—農田—森林—海洋—其他星球。人類是從森林走出來的。地球上不同區域的人類文明形態千差萬別,不過從區域流動的歷史軌跡上看,無疑都沿襲和走向了這樣的路徑。早期人類正是在森林中與動物相伴、以植物為食的過程中,“主體意識”開始覺醒,人與猿分手,人開始成為人。

  在后工業化時代,有些國家的人口雖然再次聚集在“森林”裡。但遺憾的是,這個時候的森林,主要是水泥高樓的森林,樹木成了點綴。樓梯代替了樹枝,天橋取代了枝杈,車流代替了河流,噪音取代了鳥鳴,笛聲取代了虎嘯。這個時候,人類似乎需要再次覺醒。不過這次覺醒,不再是主體自我意識的覺醒,而是人的森林意識的覺醒。

  所謂的森林意識在於人們是僅僅把森林看做財產,把種樹當做勞動,還是把森林當做資源、把育林當做生活方式,把林業當做文化?我們必須再次選擇,我們除了種樹其實也別無選擇。如果說早期人類是從森林裡走出來的,那麼當今人類要想走下去,就必須種樹,給自己鋪設通向明天的道路。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木與樹人一樣,都是基礎工程,長期工程。急功近利者不屑種樹,得過且過者不想育林,頭腦發熱者隻想砍樹。通過努力,育出的樹林,就像是治愈環境創傷的“創可貼”。在我們“摸著石頭過河”的三十年多年間,造起了不少面目猙獰的水泥樹林,掠奪性的開採挖掘使我們的很多地方千瘡百孔。種樹也許是一個慢辦法,但也是一個好辦法,一個管長久的辦法。

  育林是種樹與化人的統一,種樹的方式與種樹的人相互作用。森林文化無論其表現形態如何,都無一例外地、或多或少地反映並影響人的精神世界。森林可能被砍伐,但形成了森林文化卻會生生不息。拋開樹木的美學價值,種不種樹、種什麼樹、誰來種樹、給誰種樹,其后果都會影響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精神氣質與行為方式。

  人和樹相聯系,制度與人相互構建。也許談得抽象了,舉一個例子可能會說清,甚至會讓人贊同這個觀點。晚清左宗棠在收復了天山南北六分之一版圖的國土后,大力經營廣為植樹,留下了至今仍見的“左公柳”。“十尺齊鬆萬裡山,連雲攢簇亂峰間。應同笛裡迎亭柳,齊唱春風度玉關。”左宗棠在新疆種下的不僅僅是柳樹,還在后人心裡種下了民族主權沒商量的骨氣與種子,影響至今。百姓的生活中,也常常把優生優育前准備戲稱為“封山育林”。森林也許會因為各種原因被毀壞,但是有精神支撐,還會重新育起來。猶如戰后的歐洲,二戰后森林被毀,人們恢復重建工作先從育林開始。目前,城市化程度非常高的歐洲,竟然也是重要的蓄林地區。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合。建設健全制度,就是建設人自己。

(責任編輯:李文慧)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