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嚴歌苓:諾獎真能代表世界文學走向嗎?【2】

2012年10月10日14:37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名家專訪

嚴歌苓:諾獎真能代表世界文學走向嗎?

新作《補玉山居》問世后,出版商打出“最具沖擊‘茅盾文學獎’潛力的長篇小說”,而就在去年,諾獎即將頒布之際,又傳出嚴歌苓《第九個寡婦》獲諾獎提名的謠言,盡管最終被澄清,但嚴歌苓的名字始終被各種獎項所關注。文學獎項在嚴歌苓看來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話題?對於這位可以用中英文雙語寫作的知名作家而言,諾獎距離她又有多遠……

語言體系讓中國作家無緣諾獎

遼沈晚報:您曾在採訪中坦言,《補玉山居》是目前您一次全新的嘗試,那麼在創作過程中是否有別樣的感受?

嚴歌苓:只是在題材上,這一次是寫的當代題材,這主要也是由於我的創作規律來決定的。我當時住在山居裡,就是對那裡的老板娘印象很深,覺得她身上的個性和形象都很有文學價值。后來就覺得這個形象始終忘不了,縈繞腦海中,所以我又一次回去那個農家樂找到她,在她那住了一陣子,她還笑說:“您要寫小說得一定把我名字寫上”。我告訴她,小說裡面的人物是虛構的,不能用真人的名字。

遼沈晚報:想知道您此次的這種嘗試是否與諾獎有關?

嚴歌苓:呵呵,沒有關系。給我任何獎我都很高興,但是從來沒有處心積慮的或者為了獲獎而焦慮。

遼沈晚報:網絡曾傳您的作品《第九個寡婦》獲諾貝爾獎的消息,您對於諾獎怎麼看?

嚴歌苓:這是個謠傳,當時我就發表了聲明。

我從未按照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標准進行寫作。國內的作家或者說讀者似乎有很強的諾貝爾文學獎情結,我對此不是很理解。諾貝爾文學獎就是瑞典人評的一個文學獎,真能代表世界文學走向嗎?我們為何要把評判我們的文學價值的標准交給瑞典的老院士們?其實他們評獎時考慮的因素不僅僅是文學本身。很多世界著名作家沒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但他們的影響力不比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的影響力小。

我認為,中國作家在諾貝爾文學獎門外徘徊,主要是語言體系問題。我們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體系。世界上有1?5的人口在用中文進行閱讀,如今,讀中文作品的圈子越來越大,我們應當建立起自己的文學價值評估體系。當然,這並不是說,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我,我不要。我不是薩特。如果能得獎,我當然也很高興。但沒得獎,我也不會失望。

遼沈晚報:能否談談中英文創作對你而言分別意味著什麼?

嚴歌苓:一般情況下寫當代題材,相對比較輕鬆一些的,我可能會用英文進行創作,而我更多的作品還是用中文創作。用中文寫作,基本上在腦子裡過一遍就落筆了,但用英文寫,我常常要反復修改三四次,還吃不准哪一句是最好的。有時候逼自己做一些略感吃力的事,也未嘗不是好事,它能煥發出精神和身體裡的一種凝聚力,才能使生命力達到更高的強度。

(責任編輯:夏麗娟)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