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芳:
我想如果是我來看的話,我當然覺得是,不過當然到目前為止,不管是謝長廷也好,不管是民進黨也好,都已經再次強調這是一次純粹的私人之旅。但是我們來看看台灣整個民間社會的回應。在謝長廷他今天回到了台灣,一份最新的民調也出爐了,那麼兩個題目,一個是針對大陸持續開放民進黨高層參訪,對兩岸政治交流、和平發展認為有幫助的呢,我們看到是57.8%,而其中值得注意的,民進黨支持者認為有幫助的高達63.2%,那國民黨是64.7%。另外一個題目,問到如果民進黨、共產黨兩黨暫時擱置對立的主張,而共同推動兩岸和平的發展。贊成的更高達73.1%。我們都說數字會說話,因此這份民調我想相當程度就顯示了台灣社會以及民眾的一個普遍期待。
白岩鬆:
秀芳,可能雖然海峽是短短的,但有的時候這個判斷深在其中的時候,可能感受更深。比如說你來幫助我們來做一下這種判斷,是否對於民進黨來說,的確像謝長廷說的那句話,如果要不能在兩岸政策,形象的比喻,過去民進黨是屁股沖著大陸,現在你得把臉掉過來,你得伸出手啊。如果要是不這樣進行轉變的話,他們再次執政就真的只是一種傳說?
盧秀芳:
是,沒錯,別忘了,現在時代不同了,大陸不同了,台灣也不同了,民進黨更不同了。謝長廷,一開始我們在節目中就看到了,他說他的這一步如果走得不錯的話,他希望接下來很多民進黨的人士會跟他一起走,而這次他有很多民間的所謂的行程,我們也回過頭來看看,這些民間的活動都有它獨特的意義。長久以來,跟大陸距離很遠的民進黨高層,實際到了大陸之后,展現一個什麼樣的態度跟情境,之前大家無法想象,那麼現在也很好奇,而謝長廷解開了大家的這個疑問,他就像一般台灣民眾一樣,去祭祖,去祭拜謝爺爺,去吃烤鴨,看戲等等,當然沖淡了很多此行的敏感度,而重要的是增加了很多親切感,我相信也化解了不少大陸民眾對他或是對民進黨的疑慮,特別是祭祖這一點,台灣的媒體有大幅報道,他的真情流露也大大拉近了他跟大陸鄉親的距離,當然為他個人形象加分不少。
白岩鬆:
非常感謝秀芳給我們帶來的解讀,謝謝。
其實台灣的《中華日報》最后也說了這一句話,“他能不能如其預想的取得破冰的成效,為民、共兩黨搭起交流之橋?姑且立此存照,以觀后效。單就謝長廷到祖籍地尋根祭祖之舉,已然值得民進黨人冷靜理性反思。”是的,可能民進黨以及謝長廷都要去思考,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到底去哪兒?而從王毅、陳雲林,包括戴秉國見謝長廷,恐怕也會讓台灣的民眾更多的感受到,不管你是綠,你是藍,隻要是姓中,那就會有善意的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