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白岩鬆談謝長廷登陸:不管是綠是藍 隻要姓中就好交流【5】

2012年10月09日05:54    來源:環球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盧秀芳:

台灣媒體都用斗大的篇幅去報道這幾次的會面,當然對於台灣民眾來講似乎是有點意外,我想更意外的應該是民進黨。所以在謝長廷抵達沒多久,蘇貞昌就講了,那麼其中可能有點批評的意涵,他以為不夠透明,所以我們也看到謝長廷今天在機場他就第一時間解釋,很有趣的,他說這些會面很多都是意外,有的是半個小時前他才知道,當然從他的許多幕僚作業看起來,似乎也的確有點新手上路的感覺,但現在來看這些都不重要,那麼重要的是謝長廷開啟了民進黨與大陸官員對話的現實。我之所以不用“平台”這兩個字,當然也許是還言之過早,但是畢竟能夠理性務實的坐下來談,展現互信與善意這已經是難能可貴,如果這裡我套用一句名言的話,那就是這是謝長廷的一小步,不過卻是民進黨的一大步。就算是個意外,它也是一個讓人奇怪的意外。

白岩鬆:

秀芳,我相信其實不管是我,還是在關注這樣一個選題的觀眾,也包括你,可能也都會去想這樣一個問題,這究竟是謝長廷個人政治命運的一次嘗試呢,他今年66歲了,還是代表著民進黨的某種試探呢?還是怎麼樣?還是出於更大的一種責任感,究竟他背后的這種想法是什麼呢?

盧秀芳:

第一個,老驥伏櫪,志在千裡。以謝長廷過去在台灣政壇的影響力,雖然目前看起來他是退居幕后,但是我相信他希望幫台灣或者幫兩岸民眾能夠多做一點事。另外,目前民進黨所主政的主席是蘇貞昌。當然謝長廷跟蘇貞昌,大家也知道有一些嚴重的瑜亮情結。因此,在謝長廷出發前,有人說他先知會了蘇貞昌,一般人認為應該是一種禮貌性的拜會,不過當然謝長廷要把自己的主張變成民進黨的主張是需要時間的。另外我們也看到謝長廷在這次受邀出席了在大陸所舉行的調酒大賽,我們拿調酒做比喻好了,我們知道這個調酒比賽很重要的是他的姿態跟過程,也許味道不是那麼重要。那麼政治人物有時候也是這樣,作為民進黨高層訪陸的第一人,謝長廷是有備而來,那麼相信跟許多大陸民眾所認識的民進黨人士好像不太一樣,特別是他跟大陸一些重要的人士會面的時候,不卑不亢,他也不去故意挑舋,那麼過程跟姿態都展現了誠意跟智慧,雖然他此刻是無官一身輕,不過我相信他的影響力因此而大幅增加,其中的政治涵義就不言可喻了。

白岩鬆:

秀芳,我也注意到,你看,台灣的另一個評論,來自《旺報》,“在全黨(民進黨)幾乎有必須轉型的共識之下,謝長廷正是這個思維的具像代表,也就是說,謝長廷是帶著民進黨的共識登錄。從馬英九拿回執政權后,兩岸交流大步前行,民進黨始終墨守台獨黨綱,在兩岸關系中完全缺席,作為一個在野黨,不隻對民眾無法交待,對歷史也無法交待。”這就涉及到這樣一個問題,秀芳,到底是謝長廷先邁出一步來逼宮民進黨轉型呢,還是民進黨早有轉型的需求,讓謝長廷去試探一下?

盧秀芳:

雞生蛋和蛋生雞的問題,我們繞一個圈子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談,有人說這是“破冰之旅”,我們如果講這到底是破什麼冰呢?有人開玩笑,謝長廷是破了自己的冰。因為在2008年失落大選之后,我們看到他像冰一樣沉浸了好一陣子,一直到這次踏上了大陸,他才又回到了鎂光燈的焦點之下熱了起來,那麼對於此行幾乎各方都持高度的肯定,認為這是一個成功的經驗。但畢竟剛剛開始,所以要說這就是“破冰之旅”,也可能失之過簡。當然最大的意義就在於他營造了善意,相互了解,而謝長廷自己定調“開展之旅”顯然是這個意思。別忘了,當全世界都在忙著研究中國、訪問中國的此刻,謝長廷的此行是慢了點,但卻永遠不顯晚。而民進黨如果能在大陸政策這塊迎頭趕上,他會讓國民黨感覺到壓力,當然也可以形成一個良性競爭,對於台灣民眾來講這是一個大家所樂見的事。

(責編:馮慧)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