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11日09:06|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摘要:听戏离不开豫剧,说戏当然也离不开豫剧,它不同于越剧的“看风过处,落红成阵牡丹谢,芍药怕,海棠惊”;也有别于昆曲的“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
常香玉
从诞生到繁华,豫剧的起、承、转、合
起:今天的读者大概没想到,豫剧居然是比京剧资格还老的剧种,因为豫剧先于京剧,豫剧形成于清乾隆年间,京剧形成于清道光年间。
豫剧的起源最早有三种说法,但都证明为误传,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资料证实,得出豫剧最早的诞生地是在古都开封和周边各县的结论。
承:或许我们另一层的没想到,是民国时期豫剧与京剧的PK中,京剧居然会败下阵来,京剧在后期发展形成中借鉴了豫剧的许多元素,成为气势宏美,形神兼备的“国剧”。
因豫剧的音乐伴奏是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许多著名艺人如陈素真、王润枝、马双枝、常香玉等云集于开封有名的茶社,豫剧进入茶社演唱之后,与早已进入茶社的二簧(京剧)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因豫剧强大的艺术魅力,使京剧败下阵来,退出茶社。
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抗战中,各流派的演员为了谋生而到处流动,他们打破门户之见,相互搭班演出,使豫剧各流派有了更多的交流。
1952年12月,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在北京举行。香玉剧社的河南梆子剧参加了会演,在这一次会演中,官方正式将河南梆子的称呼改为豫剧,豫剧一词正式取代河南梆子。此后,中国各地纷纷成立豫剧职业团体,迎来了豫剧的大繁荣时代。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口号中,豫剧同其他戏曲一样,大量传统服装、道具、戏曲资料被视为封建残余而被烧毁。
“文革”结束后,传统豫剧剧目重新走上舞台,到1983年,“文革”时期的创造桎梏已被打破,豫剧新剧目从作品内容到表现形式、从艺术实践到理论研究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和实验。
合:1994年,河南电视台开播的《梨园春》得到广泛好评。自1994年开播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是中国电视界生命力最强的节目之一。
2006年,国家文化部门统计的国有专业豫剧团体数量为167个,是全国拥有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剧种。并在同年的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首次从全国招收24名学生,组成2009豫剧本科班,豫剧首次成为大学的一门专业。
![]() | ![]() |
(责编:夏丽娟)
穆桂英挂帅,京剧, 花木兰 ,常香玉,豫剧,常香玉 花木兰 京剧 文革 出征 寿堂 文化大革命 穆桂英挂帅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