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依海滨名城青岛,西靠世界风筝都潍坊,秦代就已置县的小城高密,原本只是一座出了山东省几乎就没人知晓的小城市,人口不足百万,静静地、默默地,按着自己的节奏生活。这里是当代作家莫言的故乡。 |
“凤城”飞出真凤凰,想想就振奋
喜讯公布后,更多的记者源源不断从各地赶往高密,飞机、火车、自驾车,各显神通。除了国内媒体,路透社、法新社、瑞典电视台等外媒也鱼贯而来。因记者太多,12日下午,莫言不得不在凤都国际大酒店再开发布会,大厅内摆放了三排共70多张椅子,记者在发布会开始前30分钟进入,愣是没抢到座儿。而后,仍有大批记者进入,将准备给媒体递话筒的女服务员挤在墙角。
“早点儿去预订房间吧,不然晚上住哪儿?”发布会前,一位记者嘱咐同伴。的确,该酒店在北京最多算是四星级,但在当地已属高档次,莫言两次发布会均在这里举办,这里也是众媒体赶到高密的第一站。酒店服务员小吴透露,因为莫言,她们不得不“加班”,“我们早上7点半就来了,比平时早了整整3个小时。”
高密在春秋战国时期称夷维,时为齐国大邑。按传统文化分类,如果中原文化是龙文化,高密文化属性则是东夷文化、齐文化,亦即凤文化,因此高密又称“凤城”。走在高密城区,以“凤”或“凤凰”命名的街道、宾馆、酒店和公园比比皆是。
“‘凤城’飞出了只真凤凰啊,真给咱高密争脸,想想就振奋。”14日,距离莫言获奖已过去两天,但的哥王涛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干出租快3年了,头一次一天能赚400多块,一天就拉了两拨记者去‘东北乡’。打表,一个来回140块,顶我在城里跑半天了。”
而在凤都酒店外的停车场,有不少车主在等待背着双肩包、操着普通话的记者来包车,“出租车太少,不好打,有的记者就直接包车,一天350元,去哪里都行。”一位趴活儿的车主说。
保安指路,说了过去半个月的话
在高密一中的校园一角,有一座建于2009年的莫言文学馆,馆名是著名作家王蒙所题,门柱上的楹联“身居平安里心忧天下 神游东北乡笔写华章”由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因为莫言在北京的家位于平安里,而他创作的源泉则是高密东北乡。
文学馆里记录了莫言的成长历程,介绍了莫言的创作之路,典藏了一些珍贵资料。开馆三年多,门可罗雀,即使是当地人有所耳闻,却很少有人真正进去过。
一夜之间,这个静静的角落成了与莫言旧居齐名的热点,市领导、中外记者和参观市民接踵而至。据粗略统计,接待量是以往几十倍。馆长毛维杰因为几天来连续接受采访,嗓子已有些沙哑了。学校门口的保安也忙得不可开交,“往前走右拐,直行就到了。”几天来,这句话他已记不清重复了多少次,略显疲惫,“这几天净指路了,一天说了过去半个月的话。”
毛维杰是莫言近30年的挚友,和普通市民相比,他比谁都渴望莫言得奖。“那晚给莫言老师打电话确认后,那心情难以言表啊。”文学馆建设之初就是四层,但只启用了一二层,目前正在规划开辟三四层,属于文学馆的二期工程,“没想到恰巧碰上莫言老师获诺奖,将来接待量肯定会大增,所以我们得加快工程进度。”毛维杰说。
因为稀缺,更显弥足珍贵,国人对于诺奖的渴望从这次媒体的连篇累牍可见一斑。而对于生养莫言且给予他创作源泉的高密来说,如何利用好莫言的诺奖效应,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得先忙过这段时间再慢慢梳理和规划。”市委领导还沉浸在接待记者的忙碌中。不过,从一些零散的信息透露出,未来高密肯定会将莫言作为一个品牌,牢牢抓在手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