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2日,25集电视连续剧《黄梅戏宗师传奇》研讨会在黄梅举行。 |
《传灯》将禅宗传说和黄梅戏两大国家级非遗完美“联姻”, 首次以黄梅戏的表现形式将佛教禅宗文化搬上舞台,再现了黄梅佛教禅宗四祖传五祖、五祖传六祖的传奇故事,不仅让观众们欣赏到了一台气势恢宏的禅文化题材的精品黄梅戏,也为黄梅戏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繁荣发展黄梅戏,黄梅不仅有大戏,还有大剧。为还原黄梅戏发展历程,弘扬黄梅戏艺术,扩大黄梅戏的知名度,黄梅巧打“邢绣娘”牌。在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下,在北京中视精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黄梅县委、县政府组织拍摄了25集电视连续剧《黄梅戏宗师传奇》。由于该剧是第一部反映黄梅戏人物的电视剧,也是第一部以黄梅戏命名的电视剧,因此,该剧的播出引起了海内外观众的高度关注。
专家认为,电视剧《黄梅戏宗师传奇》在央视的播出,是继60多年前戏曲电影《天仙配》之后推出的又一部黄梅戏影视剧,把发生在黄梅戏故乡的黄梅戏人和事搬上电视银屏,既还原了黄梅戏发展历史,又通过跌宕起伏、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激发了观众对黄梅戏的热爱,将为推动黄梅戏的又一次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一曲助推黄梅发展的赞歌
黄梅是孕育地域文化的沃土。电视剧《黄梅戏宗师传奇》的拍摄播出,在大力提升黄梅知名度的同时,推动黄梅文化产业的发展。
黄梅县委书记余建堂介绍说,电视剧的开机拍摄,引发了客商纷纷投资黄梅文化旅游产业,其中武汉龙凤呈祥旅游投资公司投资15亿元,将五祖寺建成全国4A级旅游风景区,并整合黄梅戏、黄梅挑花、岳家拳武术文化等地域文化及四祖寺、老祖寺、妙乐寺、龙感湖湿地等旅游资源,致力打造中华禅宗之源和世界禅修之都。经过近年来的开发建设,四祖寺、五祖寺已渐复旧观,老祖寺和妙乐寺也重建一新,形成了“东有五祖寺、西有四祖寺、北有老祖寺、南有妙乐寺”的黄梅禅文化旅游格局,与鄂西道教文化旅游圈相呼应的鄂东禅文化旅游区已显雏形,黄梅正朝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宏伟目标迈进。
而电视剧《邢绣娘传奇》的拍摄播出,不仅宣传推介了黄梅旅游景区,还让黄梅引资1.8亿元建设了邢绣娘影视旅游基地,留下了电视剧拍摄所需的邢家大院、汪家大院、邓家大院及清代街景等永久性景观。并带动了苦竹乡、五祖镇等北部山区乡镇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家乐等旅游产业,与周边的四祖寺、五祖寺、挪步园、老祖寺等旅游景点“串珠成链”,丰富了黄梅禅文化旅游内涵。
电视剧开拍以来,黄梅游客明显增多。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黄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分别以20%、22%的速度递增,去年实现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达到55万人次和1.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县游客达到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和47%。
这部电视剧的拍摄播出,还叫响了“邢绣娘”品牌,促成黄梅引资3000万元创办了邢绣娘食品公司,以黄梅龙感湖湿地10万余亩野生荷叶为基地,开发大源湖天然荷叶资源及芫荽、黄豆、芝麻等农产品,生产销售“邢绣娘”牌元宵茶、荷叶茶,产品已获ISO9001国际体系认证,俏销国内市场。
“邢绣娘”最擅长的黄梅挑花手工技艺也被黄梅盘成了一个新兴产业。据介绍,该县已发展民营挑花公司8家,开发窗帘、壁挂、地毯、画匾等挑花产品10多类500多个品种,去年产值8000多万元,网络挑花女工5000人,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黄梅挑花产品已畅销全国10多个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区,部分产品还走出国门,销往日、韩等20多个国家。
(黄梅县委宣传部 陈健雄、王政 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