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首页|国内|国际|台湾|港澳|华人|评论|留学|创投|娱乐|文史|书画|旅游|视频|汉语|地方|论坛
海外网>>创投

潘玉良生前穷困潦倒 画卖不掉

2012年11月05日17:37    来源:海外网    (责任编辑:姚丽娜)    
 
潘玉良的绘画艺术水准到底有多高?在潘玉良画作火热拍卖市场之时,这个问题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上海的2月,春寒料峭。1984年,从巴黎来的“铜川号”抵达上海港,但由于黄浦江上风浪过大,而无法靠岸。潘玉良的七大箱遗作就在“铜川号”上。安徽省博物馆前馆长邓朝源回忆起当日的情景,“船无法靠岸,我们只好找了一只小船,划到江中,靠近铜川号,然后把箱子搬到小船上,再把小船划到岸边”。之后,这几箱作品被空运到了安徽——潘玉良丈夫潘赞化的家乡,从此落根于安徽博物馆。

正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潘玉良画展”,集中展出了其中的200多幅作品,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潘玉良作品展。

在今年台湾罗芙奥春拍中,潘玉良的彩墨画《浴后四美姿》以3756万台币,即113.732万美元的高价成交。2006年,她的油画《非洲裸女》以902万元拍出。而近年来,潘玉良画作的最高拍卖纪录是2005年由香港佳士得拍出的《自画像》,成交价为964万元。从2000年以来,潘玉良画作高价拍卖的消息时有传来。她与林凤眠、刘海粟、徐悲鸿、赵无极等近代著名艺术家都已成为拍卖场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华人世界就刮起了一股“潘玉良热”,而潘玉良画作的高昂价格则与这场持久的“潘玉良热”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