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台湾“老保钓”们:要把保钓的火种延续下去【2】

2012年10月29日09:56    来源:福建东南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从精神层面分析:

理想主义阻止台湾社会向下沉沦

“十几年音讯全无,我们好不容易等到他从美国回来,却带回来十几个箱子,里面全是一箱一箱的保钓书籍,还有他自己办的《科学月刊》。”因为当年保钓被台当局政治迫害,沦落美国的林孝信,甫一回到台湾,仍不改理想主义的热血青年本色。对于林孝信的亲人们来说,他做的这些事可能有些“走火入魔”,让人费解,但对于林孝信自己,却是充实而快乐的。

“从老保钓身上,我们看到了理想主义的光芒。”中华保钓协会教育宣传部主任刘沅说,现在的台湾大学生,可能会发愁今天有没有钱买个iPad,明天找不找得到工作,却很少有人关心台湾时事,关心国际形势。从这一代人身上,可能看到的是更实际、更功利的想法,鲜有理想主义者。

“理想主义常常被人嘲笑为天真、不切实际、唐吉诃德,认为那是少数人的梦想。”林孝信说,老保钓成长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台湾社会思潮比较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比较朴实,也相对贫穷,这些都是孕育理想主义的土壤。而理想主义,正是促成当时保钓运动蓬勃兴起的潜在原因,成就了一批爱国爱民、关怀世事、不计较个人得失、敢为正义发声的年轻人。

“这值得今日台湾社会思考。”林孝信说。(林靖东)

 

(责任编辑:赵鸣飞)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