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7日09:09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字号:
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中看不出丝毫后退的迹象,最新的一个动向是,日本政府26日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一项紧急拨款,划拨169亿日元购买海上保安厅所需的巡逻船及直升机等装备。日本媒体给出了理由:应对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巡航的“常态化”。而此前一天,中国海监船“创纪录地”在钓鱼岛海域巡航7个小时。富士电视台称,日中在东海和钓鱼岛的对峙为海上保安厅和自卫队扩充力量“准备了充足的理由”。但在冲绳大学华人教授刘刚看来,“日本的巴掌打到了自己嘴上”。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野田政府本来希望通过“国有化”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结果却失算了,日本试图通过购买装备应对中国巡航本身足以说明钓鱼岛的争议性。日本《时事政治》网站称,尽管起初是日本通过“国有化”方案“主动出击”,但目前中国正把事件主动地“拖入持久战”。日本外务大臣玄叶光一郎26日呼吁两国“和平地让事态沉静”,但购买装备等动作足以说明,日本并不打算从对抗的下坡路上掉头。
中国“不间断存在”让日本受压
“在中国日益加强海上军事存在、并在日本领海有意进行挑衅时,日本方面是否需要尽快做点什么?”这是日本右翼媒体《产经新闻》26日提出的疑问。日本政府很快给出了回答。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当天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一系列紧急经济对策,包括向国土交通省拨款720亿日元,其中169亿日元供海上保安厅用于“紧急装备购置”,购买4艘千吨级巡逻船、3艘中等巡视船和3架能适应恶劣天气的直升机等。
日本《朝日新闻》26日说,日本政府本打算明年订购相关装备,但现在为了强化在钓鱼岛周围的警备态势,决定提前购置。千吨级的巡逻船将成为应对中国公务船的主力,30米长的巡视船因为行动灵活,可以用于应对类似8月份登上钓鱼岛的中国保钓人士所乘渔船那样的小型船只。由于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海域的航行趋向常态化,海上保安厅还从各地调来巡逻船,加强警戒。日本《经济新闻》称,这些新购船只将配备夜间远距离监视和水炮等特殊装置。韩国SBS电视台26日称,尽管面临经济不景气的局面,但日本政府仍从紧急预算中拨出钱款扩充其在钓鱼岛的警备力量。
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海域的巡航让日本感受到巨大压力。《读卖新闻》报道称,在日本政府“购岛”后,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海域附近几乎保持了“不间断存在”,随时都在巡逻,只有台风临近时才会撤离。在25日4艘中国海监船驶入钓鱼岛附近“日本领海”并“创纪录地”航行近7小时后,中方26日继续派海监船在此海域附近活动。共同社26日称,4艘中国海监船当天再次驶入钓鱼岛附近海域,其中1艘还通过电光板和无线电向尾随的日本巡逻船发出主权宣示,警告日方船只已驶入中国钓鱼岛的毗邻海域,“需要遵守中国的法律”。美联社25日说,中国船只进入钓鱼岛水域引发日方强烈抗议,日方还表示,中国空军已显著增加了在周边地区的活动。日本防卫省数据显示,7月到9月间为防止中国战机“入侵日本领空”,日战机共紧急启动54次,大大超过此前3个月。
“中国正把事件主动地拖入持久战。”做出这一判断的日本《时事政治》网站26日评论说,很显然,中国此次不会任凭日本在争议岛屿和海域上“维持有利于日本的现状”,而是主动出击,并且如此前公开宣称的那样,将钓鱼岛的主权宣示长期化。另据共同社报道,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新闻参赞杨宇26日下午举行记者会,表示钓鱼岛周边海域是中国管辖海域,“中国海监船、渔政船已经,并将继续在其海域执行公务”。
日本冲绳大学华人教授刘刚2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政府的巴掌打到了自己嘴上。野田政府本来希望通过“国有化”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结果却惹来大麻烦,中国利用日本的挑衅将钓鱼岛巡航常态化,让日本感受到巨大压力。日本政府试图通过购买装备应对中国巡航本身就说明了钓鱼岛的争议性,而不像日方宣称的那样“没有争议”。日本把问题搞砸了,现在有的日本电视节目也开始讨论日本的“误算”。刘刚还表示,日本政府的举动也说明,虽然嘴上说想跟中国谈,但它并没有反省,还是延续着对抗思维。中国公务船应将巡航长期下去,让日本不得喘息。
日中军人“无法相信对方”
加紧扩充力量的同时,日本对中国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格外在意。25日夜,中国成功发射第16颗北斗卫星,正式建成可以覆盖亚太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日本《产经新闻》26日就此评论称,中国独自开发的导航系统在一般性领域使用之外,还致力于巡航导弹命中率提升等军事领域的使用,让周边国家和地区对其警戒感很高。
26日,日本外务大臣玄叶光一郎在日本经济新闻社与美国国际战略问题研究所联合举办的论坛上发表演讲,围绕因钓鱼岛问题而恶化的日中关系,玄叶表示,“完全没有希望让其影响到亚太地区的安定”。他还呼吁日中双方“应该为了和平地让事态沉静而冷静思考”,“中日两国分别是世界第二、第三经济大国,负有让亚太和世界和平安定的严肃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