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7日09:09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字号:
但中日关系的缓和并不容易。据共同社报道,日本防卫大臣森本敏26日在记者会上透露,受钓鱼岛问题影响,由日中两国防务部门构建“海上联络机制”的相关协商已经中断。日本新闻网以“日本宣布暂停日中防务磋商”为题说,日本政府担心,因为钓鱼岛问题,中国海军有可能会进入“日本领海”,引起双方的军事摩擦,因此急切期望与中国尽快建立海上联络体制。《产经新闻》称,钓鱼岛问题的长期化让日中两国军人“无法相信对方”,两国军方间一系列高层往来、人员互访乃至联络机制因此全部中断。
右翼势力的抬头也是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面临的变数之一。“石原新党能走多远?”这个问题是日本媒体26日探讨的重点。《朝日新闻》说,很多人认为石原是引发此次钓鱼岛危机的“罪魁祸首”。在中韩等亚洲邻国看来,石原头脑顽固,而他能在国内大行其道,会使得日本国内持强烈国家主义政治立场的保守主义者进一步受到鼓励和刺激。事实上,除中国以外,韩国舆论最近也发出警告,称日本国内政治“出现右倾保守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产经新闻》报道称,新党日本维新会26日发布选举纲领,其中关于钓鱼岛和独岛、南千岛群岛等问题,其态度是“按照国际法都是日本固有的领土,这是毋庸置疑的。排除一切妥协”。《澳大利亚人报》26日称,日本任何自称无辜很受伤的说法都必须以怀疑的眼光加以审视。就在上周,普遍被视为候任首相的反对党自民党党魁安倍晋三就展示了他的鹰派色彩,参拜了靖国神社。此举就是有意挑动北京的愤怒。
对于众多纷争,日本倒是表现出“灵活”的应对策略。据韩联社26日报道,日本政府原计划于10月就独岛问题向国际法院起诉韩国,但现在由于韩日关系出现改善迹象而修改了计划,拟将起诉韩国的时间推迟至11月之后。有分析认为,日本担心在日中钓鱼岛争端下激化与韩国的矛盾不合时宜。
钓鱼岛成“永远的摩擦”?
“日本如何在保卫领土方面加大话语权?”美国《时代》周刊网站25日提出几点意见。文章称,中日钓鱼岛对峙以来,“冷静头脑”一直占据着上风。不过现在或许到了日本在钓鱼岛采取一些防御措施的时候了,以防下次出现“头脑发热”占上风的情况。日本或许可以采取一些“温和”的措施:一是向西南诸岛派驻军队、舰艇和飞机;二是建立联合司令部,让陆海空自卫队能够协同配合;三是经常开展演习,从经验丰富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身上学习;四是不管多不愿意都应当邀请中方前来观察,“如果对方不知道你的实力,也就说不上有什么威慑力了”。《日本时报》26日则以“加强日本的网络安全”为题称,大多数安全专家认为,钓鱼岛争议不太可能引发军事冲突,但未来的冲突很可能会涉及到先进复杂的网络攻击,日本必须迫切做好应对网络安全的准备。
“美国必须在中日岛屿争议中明确支持日方”,这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5日一篇评论的标题。文章称,美国可能希望中日之间围绕无人居住岛屿的争议能简单化解,毕竟美国自己的事情还一大堆忙不过来。美国希望中日避免冲突没错,但有时候不得不选择站队,国际问题上模棱两可在外交事务上可能有用,但在这里不行。美国应当更加公开地支持盟友日本,反对中国的“欺凌”。
各种争论颇多,但有一点确定,中日争端这场风波不会轻易过去。日本富士电视台26日称,中日在东海和钓鱼岛的对峙为海上保安厅和自卫队扩充力量“准备了充足的理由”。日本政府人士表示,钓鱼岛问题的长期化反映了中日海上争端的长期化,“目前的争端只是未来长期争端的序曲而已”。《产经新闻》编委古森义久24日撰文称,中国“夺取”钓鱼岛的战略意图越来越明确,今后中国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威胁”日本,日本只要不打算选择放弃钓鱼岛的道路,就要将其当做“日中之间永远的摩擦”予以对应。
刘刚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通过巡航等手段持续保持对日本的压力,进一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同时要将斗争手段“专科化”,如果日本没有大的后续动作,中国应尽量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在政治上保持压力,又不影响经济交往,减少中国自己的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