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年为“马屎洲特别地区”揭幕后,梁振英和儿子在马屎洲的沉积岩中找化石。
赴英求学 学成报国
梁振英从小成绩优异,他从荷李活道警察小学考入名校英皇书院,后又进入当时的香港理工学院修读建筑测量系,考获高级文凭后,前往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攻读估价及地产管理学位。
一九七四年,梁振英远赴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求学,他随身带了不少中文书,除了一套《红楼梦》,也有中国的民间故事书等等。“有一点点寻根的意味。因为毕竟人到了那个年纪就会去思考一些问题,对家乡及类似的事物感到好奇。其实这是自己对自己的民族、国家,对自己身份的一个探索。”
梁振英曾意味深长地说:“人到了外边,你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承传、自己的生活习惯。”在他看来,在国外生活的各个层面,甚至一些细节,都会令人对自己的过去、身份,以至对国家的认同,产生不一样的感悟。所以,在多年以后,他仍鼓励年轻人应该去留学,“出去开一下窍,有好处。”
他总结自己在英国生活的最大收获,就是从英国人身上观察并认识到“人民同国家的关系”,并通过对照,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与国家到底应是什么关系。而那时,梁振英也认识到很多年纪比他大的爱国学生,他们对国家的看法,深深地影响了梁振英。
其后,在内地改革开放起步的关键时期,梁振英贡献过自己的一分力,而他一路走过的历程,也确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他曾撰文写道:“人生总有尽头,如果我这一刻两腿一伸,我想的除了是父母、妻儿、朋友外,就是为国家做了的两件事:一是土地和住房制度改革;二是以和平方式收回香港。特别甜。”
![]() | ![]() |